第二二九章 成了主角(2 / 3)
拾心情,用艺术这个锐利的武器,去战斗,鼓励亿万民众去战斗,争取早日复我国土,凯歌还乡。”看众人恢复常态,王栋接着说道:“来,我教大家一首歌颂祖国,赞美家乡的抒情歌曲!”
很快的,在王栋特有的嗓音感染下,一首有一首劲歌在机舱里回荡起来。“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映山红”“驼铃”等一批王栋曾经耳熟能详的歌曲,在他加以改造之后,用浑厚的男中音示范着,教唱着,让整个机舱成为了歌声的海洋。
“奇才,百年,不,是千年难遇的奇才!”赵导由衷的赞叹着。
“老赵,难道你就没想到总司令的用意?”同样从心底里感慨不已的编剧问道。
“什么用意?”赵导疑惑的问道。
“唉,我看你是被总司令的才气给冲昏了脑袋,你就没想到在我们的影片里加点什么?”编剧可是搞创作的,有时候这思路总有那么一点天马行空,让平时才华横溢的赵导演都愣了好一阵子,没能悟出道道来。编剧只好提醒他说:“歌曲,总司令示范的歌曲不好吗?”
“我啊,明白了,快点,你觉得哪一首合适,赶紧和总司令谈好,等到落地之后,马上想办法录制!”赵导拍着脑袋,终于大彻大悟。
制片也大加赞成,几人马上做出了决定,等飞机降落以后,马上和总司令王栋洽谈,不仅仅是歌曲的问题,还应该多争取他的一些个创意,尤其是,几个老谋深算的艺术家,竟然不谋而合,想起一个高招:用王栋名义,或者是爱名义,创办一家电影公司。
正创作(多数是剽窃)激情高涨的王栋,到底没想到自己的激情表演,让几位艺术家更加惦记的不得了,并且从此以后,几十年间,没少折磨他:客串演员、编剧、创意、导演、独唱、词曲作者等等,让王栋大呼“上当了!”但是相伴而来的却是更大的麻烦--粉丝。当然,其中也受益很大是无容置疑的。
王栋来到香江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港城轰动了。在剧组租住的香江大酒店,连续数日人满为患:有钱人纷纷订购房间,为了一睹少年英豪的风采;普通百姓堵在酒店门外,不离不弃的样子。
“不行,总司令,你得想办法啊,这都三天了,咱们可是没法正常拍摄啊!”赵导他们愁啊,这外景都拍了无数遍,早就选好了,但是总司令的几个关键场景没法子拍摄啊,不用说出不去门,即便出去了,也没法拍啊,民众太热情了。
咬咬牙,王栋只好挺身而出。
第四天早上,王栋一身戎装出现在了酒店门口,一阵喧闹之后,接着是欢声雷动。门外人群越来越多,让港英政府很是无奈。有人试图将王栋撵走,但是马上遭到总督和大使的严厉斥责:你傻啊,现在咱求人家那,要不是老美那婆娘强出头,咱们还想趁机要提那么点小要求呢。好好伺候着,俺们马上就找机会见见他!
这不,听说王栋要会见民众,港英政府马上配合,派出大量警务人员维持秩序,安排设施,早早的就将高音喇叭布置妥当了。即便是如此,也没有想到人会这么多,而且还有大批民众从远处赶来,都想一睹祖国的骄傲,世界名人,爱少年将军的风采。
“同袍们,父老乡亲们,来自各国的友好朋友们,大家好。”一阵欢呼声过后,王栋平复一下心情,接着说道:“我王栋很荣幸,终于踏上了一度繁荣富庶,被称作东方金融和贸易中心的香江。记得小时候老师说过:去一趟香江,就圆了一辈子的出国梦!是啊,这片土地是一片令国人羡慕和向往的地方。是你们,我的同胞们,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多年的打拼,换来了这片美丽的,富庶的城市,因此,我为你们,为我的同胞感到骄傲!”
又是一阵更加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是的,他们骄傲,但是他们也有无比的心酸:第一次听到来自大陆的名人是如此赞美他们,赞美这片他们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造就的国际大都会。
“很不幸,大陆同胞正在遭受日寇的蹂躏,我们的祖国正饱受苦难和煎熬。当然,我在此也骄傲的告诉你们,中国人是压不跨,打不倒的,尽管侵略者一时猖狂,但是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正在觉醒。他们用握过锄头的粗糙手掌,用书写诗篇的娇嫩的拳头,拿起刀枪,勇敢的奔赴血火战场。”
激昂的抗日口号过后,王栋说道:“在这里,我还要代表大陆的抗日健儿们,感谢香江的父老,为了抗战而慷慨颊囊,倾力相助。你们的无私支持和援助,给了我们动力,给了我们决心,抗战胜利的丰碑上,将会铭刻你们的伟大善举!”
人们激动地用力拍着手掌,为了王栋的肯定和将来的铭记。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必然会取得胜利。我相信,你们也要坚信,只要我们,中华民族伍仟万民众团结一心,任何困难,任何敌人都将被战胜,胜利必将属于我们--正义且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
又是三天过去了,几分钟的电影片段没来得及拍摄,但是王栋依然是主角,在整个香江,现在当红名副其实的主角。三天内,王栋收到了各界捐款捐物合计达到了数千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