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节(2 / 3)

加入书签

光下缓缓苏醒。她揉了揉有些沉重的眼皮,昨晚上烦事扰心,她也不知何时才入睡的,今日竟然这个时候了才醒过来。

想起还要起来做饭,她迅速从炕上坐起来,手忙脚乱地穿靴子。

这时方斌从外面走进来,看到阿瑶想来脸上有了笑意:“你醒了?”

阿瑶点了点头从炕上走下来,一边去梳妆镜前拿了木梳来梳头,一边向这边望过来:“怎么也不叫醒我?”

方斌走上前接过她手里的木梳,温柔地梳理着她披在后肩的墨发:“你应该多休息一下的。如今也接近年关了,武学馆我打算停课,刚好有时间在家陪你一段儿了。”

透过铜镜看向身后之人轻柔的动作,阿瑶无声地笑了。

“一会儿我去集市上买些食材回来,今日他们三个会过来。”方斌突然这般说道。

方斌并没有指明那三人是谁,不过阿瑶心里清楚,定然是他的师兄和师妹了。

还未等阿瑶表态便又听他接着道:“他们今日便要动身回上京了,我们毕竟同门一场,又自幼一起长大,今日这顿饭权当是给他们送行了。”

阿瑶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其实,她原本便没打算拒绝的,方斌的想法她岂会不明白。那些人和爹爹处于敌对的立场,这的确让她心里有些不舒服,但还不至于是非不分。

接近晌午的时候六阎、九陌和十三影便一起来了家里,阿瑶做了一桌子的饭食来招待他们。

方斌生性冷淡,饭桌上倒也不曾热闹过,不过就是六阎偶尔的开上几句玩笑,再同十三影戏言几句罢了。

午饭过后,阿瑶收拾了盘碟去灶房里洗刷。

透过灶房的窗户她看到桂花树下方斌和九陌的身影,阿瑶擦着盘碟的手停了下来,眼神一动不动地落在那二人的身上。

隔得太远,她根本听不到二人在说什么,不过看九陌的神情她心中也已猜出大概。

“能娶得姚姑娘这般贤妻想来也是我那师弟之幸了。”

耳中突然飘来这么一句半戏虐的话阿瑶下意识的往后看,却见六阎一身黑衣斜倚在灶房的门框上,双手抱环,唇角微微扬起一个若有若无的弧度,整个人看上去有些不羁。

阿瑶被六阎盯得有些不自在,脸颊渐渐有些发烫,却只得硬着头皮笑:“师兄谬赞了,阿瑶觉得两个相爱的人相依相偎才是人生之幸事。”

六阎挑眉:“你这是在暗示我不要拆散你们吗?”

阿瑶摇头,说出的话不知在告诉自己还是在说给六阎听:“如果两个人情比金坚,又有什么能够拆散呢?”

六阎脸上的笑意更真切了些,扭头看了看外面又转过来朝着阿瑶挤了挤眼睛:“怪不得九陌会输给你。”

阿瑶被他这一动作引得一愣,还未想明白他话中之意却见他已转身走了出去,对着院里的九陌和十三影招呼:“我们该上路了。”

☆、 春节的对联

转眼便已到了年关,整个清原县都充斥着忙碌的喜庆。

阿瑶家里虽然只有她和方斌两个人,但也是早早地便忙活了起来。杀鸡,宰鸭,蒸馒头,炸油锅,日子过得忙忙碌碌,但夫妻二人却觉得甜如香蜜。

这一日,阿瑶从外面回来便有些垂头丧气的,刚买来的菜也来不及收拾,到了晚上连饭也不做,只是闷闷不乐地待在屋子里,时不时地还发出一声叹息。

方斌见了一询问才知道,她这是为明日的对联发愁呢。

按照清原县的习俗,每年的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对联的,往年阿瑶还未出嫁时都是父亲姚正东写对联,然后她和姚琪二人一起端上一大碗浆糊将对联贴在家里的大门和屋门上。

姚正东是个读书人,写的对联不仅字漂亮,寓意也总是格外喜庆,贴在门上倒是极为好看。连街坊邻居们都很是喜欢,巴巴地拿了红纸去阿瑶家里找姚正东写对子。

明日便是腊月二十八了,按理说是到了贴对子的时候了,若放在平时阿瑶自然是不用着急,一切自有爹爹来搞定。

只是如今她嫁了人,自然便与以往不同了,更何况爹爹到如今在京城里也不曾带个消息回来,看样子八成今年不会回来了。如此一来,这写对子的事也便犯了难。

今日她向隔壁的王大婶打听到这城北的陈秀才倒是很会写对子,因此便拿了红纸去他家里请他帮忙。

谁知她还没到陈秀才的家里便已看到了长长的大队,一大群人将陈秀才家里围了个水泄不通,她看这情况怕是天黑也轮不到自己了,无奈之下只得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经过了这件事,阿瑶突然便思念起远在上京的爹爹来,眼看着就要除夕了,也不知爹爹一个人在上京城里过得怎么样,身旁也没个照顾的人,着实让她担心。

自从听了九陌和六阎他们的话,阿瑶便写了信寄给上京城的姚正东,劝他能够明辨是非,不要愚忠隐王做伤害百姓之事。

只是,一连几封信寄出去,到如今竟也没个回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