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册封(2 / 4)

加入书签

你的册封使,只不过朕怕他抢了你风头,叫换了人。”

“燕王殿下身份也太重了……”少年人嘟囔道,“还是叁品尚书,臣侍记得,惯例封世君只要四品就是了。”

“你这又是从哪看的。”皇帝奇道,“朕记得郭尚仪也没到过你宫里吧。”

“臣侍什么都不会,总要学些东西才好配上陛下的好,陛下倒和养玩宠似的,还不许臣侍学着么。”少年微微鼓着脸,“陛下这些天没来,臣侍就坐不住了……”

万一来日她有了新欢,可怎么办呢。

皇帝微微叹气,伸出手去,拉了崇光坐到身边来,“朕几日没来了?”

“陛下已九日没来过了。”他如实作答,“今日还是腊月初八,陛下也不记得了,上次还说要同臣侍一起尝腊八粥的。”

皇帝微怔,确实是不记得了。年节下叁省六部结算的东西多,户部要清账,兵部要算籍,吏部要核绩,刑部要归档,加上许留仙的变法要一一落下去,那刘中书还突然病了,内阁日日议事好几回,加上些旁的琐事,连后宫都没踏足的。

往年里只一个崔简,不看也罢了,只泡在前头议事听政不必分心,今年却是多了个小祖宗。

“朕好歹今日来了,是不是?虽忙得忘了,总还能补起来。”她搂着少年笑,“再说朕虽在前头,你也能去寻朕,让画戟去传个话,朕总能记起来。”

崇光只顺着抱上皇帝的腰,将头埋在她颈间,“臣侍不会的。陛下忙于朝政,臣侍再去搅扰添乱,还不如在宫里等着陛下。”他的声音闷闷的,头上梁冠还抵在皇帝耳鬓,硌得人不舒服,“陛下待臣侍已是很好的了,臣侍知道。”

“知道,但是寂寞……”皇帝有些无奈,又觉他可爱,只笑,抚他后背时便带上几分宠溺,“实在难受就去寻朕,议事时见不了你,到底留你用个膳还是无妨的。”

“那今日……陛下,留下来用膳好不好,答应了臣侍的。”

“自然了。朕既来瞧你,自当是多待些时候,今日腊八公休,没急召便不必去前头的。”她微微离开崇光一点,原想摸他发顶,却反被梁冠挡了去,只要退而抚上他脸颊,“你可备下了腊八粥呢。”

少年翻过年去,到四月里便要弱冠,届时及冠礼到了又免不了内宫里一通操办的。皇帝转念一想,他虽尚未弱冠,却已然戴上了正二品的梁冠,又觉有些好笑。

分明腮下都还没多少须的。

“备了备了!就等着陛下的!”崇光急匆匆地站起来,一下又想起还不到午膳时分,一时又有些怏怏,只好又挠着下巴坐了回来,“小厨房里约还在熬着……”

“好啦,何必急于一时呢,快去换了衣服是正经,哪有朝服用膳的。”皇帝好笑,唤了人进来伺候崇光更衣,自己仍坐在那品茶,“脱了衣裳去,朕今日都陪着你。”

今日沐休,许多事都推了,好难得才有这么一会儿闲时坐下品茶,斜斜的日光从花窗外头略略透进来,经过明纸那么一滤,总觉有些不够亮。

盖碗轻轻一碰,略发出一声清脆的瓷器叮当响动,原来是女帝放了茶盏到矮桌上。她见着崇光褪下了朝服去便笑:“到底朝服太庄重些,倒显得你成熟几岁。现下便服装束才算是有几分平常样子了。”

“臣侍知道啦,陛下就是觉得臣侍幼稚呢。”

少年人由着宫人给他围上一条织金底斓长裙才再套上中单,倒看得女帝一笑:“你怎么也学了外头穿这长裙来,平时不都是直裰么。”

着实不太适合他。倒不是面相不合,实在是这穿法讲究显示年轻男子的纤细身量,走动中凸显其翩跹姿态,总是要那细瘦些的白面书生来穿才有韵味,放在他这般小鹿似的矫健躯干上,不免有些不伦不类。

“臣侍那日见着林少使这般穿,想着是时兴穿法的……不好看么。”

“不适合你。林少使纤瘦文弱,你还是穿干练些的衣裳好看。”皇帝笑,“过两日朕再挑些衣料给你去尚服局裁了来。”

“臣侍都听陛下的。”他赶紧让宫人卸了裙子,又去拿平日里穿的衣裳来。

宫中无趣,规矩都严得很,宫侍们向来挖空心思讨好皇帝。从前先帝时候,许多年轻侍君为了显得文质彬彬,膳食中只有素斋,每餐只用到五分饱甚至叁分饱,最后人虽消瘦下去,脱了衣裳却被先帝嫌弃没得看头,半夜里被送回自己宫中去。

也是这起子事儿多了,才渐渐杀了那节食的风气。

只但愿如今别再有了,夜里抬来一副骷髅架子实在骇人。可皇帝转念一想,如今后宫里不过就这么几人,依着他们的性子大约也闹不出那等争风吃醋的事儿来。说到底,人多了麻烦才多。

崇光宫里的腊八粥其实没什么巧的。自然了,这种时令吃食,大多翻不出什么新样来,都是那七宝五味,用一碗暖和的,也就罢了。

还是看谁在一旁陪着用。

旧时节里东宫嗜甜爱咸,喜好味浓吃食,腊八粥里便总加上些冬日里的腊肠还有商队带回来存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