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节(1 / 4)

加入书签

皇太后心满意足将小公主抱在怀里,看着一左一右揽着两个女儿的德妃又有些在意了,控诉道:“你当初说着要将瑚图里和吉里养在哀家身下的,结果哀家还没养几年,你就时不时过来看她们两个。”

“您这话就说的好像妾身不是瑚图里和吉里的生母似的,太后娘娘,”芷嫣含笑道,“妾身就算将两个女儿都送到慈宁宫,但也不会不来看两个女儿,妾身的孩子妾身都看重。”

“哼。”老太太总算没有说话了,反而盯着怀里的十一公主嘀咕了一些话,不知是高兴还是埋怨,依表情来看应该是后者吧。

芷嫣不太在意皇太后的小动作,老人家就是老小孩,顺着比逆着好,皇太后近些年养着几个孝顺的孙儿,这方面的脾性是长了,她要是连这点都包容不下,当初不会将女儿带到慈宁宫。

芷嫣揽着两个女儿说了好一会儿私密话,皇太后则是在偷偷看着她。

半响,芷嫣抬头,无奈道:“皇太后,您到底是什么意思,妾身被您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皇太后哼了一声,倏忽道:“你难道就没想过将瑚图里和吉利留下来吗?”

“留下来?是指两个孩子的婚事?”芷嫣若有所思,“妾身也不是没有想过,可有时想太多没有意思,妾身要是只有一个女儿,自然是想尽办法都将她留下来,如果是两个女儿,任妾身手段通天都不可能尽数留下来。”

倘若她想留一个可能还行,可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个女儿能常伴她身边,而另一个女儿就得遭受人生地不熟的糙日子,她怎么忍心,她无从选择,还不如让皇上将两个女儿都嫁到同样的领地,好相互扶持,免得将来听到意外发生。

皇太后一副你少见多怪的模样,“谁说抚蒙就得将女儿都嫁到蒙古那边,若是公主额驸是打小就相看好留在京师的,将来皇上看在这点,兴许就让额驸留京了,这样与公主留京有何区别。”

不得不说皇太后的一番话真是将芷嫣给提点透了,但是这种事她怎么可能顺心而为,万一哪哪多了漏子,她还是得将女儿送到蒙古。

所以皇太后这话的意思是她有办法?芷嫣眼睛一亮,“还请太后娘娘多加指教。”

“先说好,是哀家舍不得两个孙女儿,并非是哀家刻意帮你的。”

“是是是,太后娘娘请说。”芷嫣满脸笑意,皇太后咳了咳,“这还不简单,满蒙联姻作为国策,哀家若是说思念娘家人,皇上孝顺,也不是不会让两个年龄与瑚图里和吉里相仿的蒙古贵族进京,届时将两个人放在胤禵和胤祥身边作为伴读,这一切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皇太后说着汉语还觉得有些别扭,只是在她看到德妃心神几乎要被她说的话给摄住了,便高兴起来了,不仅高兴还有点得意,叫德妃当初不肯将胤禩放在她身下养,到头来还不是得靠她保住瑚图里和和吉里!

芷嫣越是琢磨就觉得皇太后说的有道理,若是那两个未来女婿真的能留在京城长大,还是留在她两个儿子身边,既是让她熟知了人品如何,还能让女儿们与女婿们培养起青梅竹马般的感情,真是妙极,届时就算皇上非要让女儿随着女婿去了蒙古,她也放心!

不过这都得借助皇太后的帮助,没有这层前提,她说什么都不管用。

想到这,芷嫣眼睛都发亮了,“妾身多谢太后娘娘能为瑚图里和吉利做这么多事,妾身感激不尽,瑚图里和吉里还不快向皇玛嬷道谢。”

两个孩子本来还懵得很,只是在听到额娘和皇玛嬷能将她们留在京城时整个人都不敢置信了,眼里流出泪水,又快速擦干净,跪在地上,“瑚图里/和吉里多谢皇玛嬷庇护孙女。”

皇太后这下子不满了,“德妃你还不快让孩子们起来,哀家的孙女哀家舍不得,是哀家心甘情愿,你何必谢来谢去,还拉着哀家的孙女!”

芷嫣拉着两个孩子站起来,摇了摇头,“太后娘娘有这个心,妾身就感激不尽了,瑚图里和吉里她们也确实该向您道谢,多亏有您,她们才有留京的机会。”

无论成不成,这心意她都领了。

皇太后最终还是哼哼两声,只是没说什么话了。

作者有话说:

这种事说来也有讨巧的意味在内, 在皇太后跟皇上说起这事后,刚好在康熙三十一年时蒙古喀尔喀部贵族博尔济吉特·丹律携带其孙策棱从塔米尔投归清朝。

刚好皇上还在思量如何处置这些蒙古贵族,听皇太后这么一说就将策棱定为皇子伴读, 分在胤祥名下。

而这只是其一不用多说的额驸必备, 还有一个则是用皇太后的名义将其召来,为与皇太后同部落的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多尔济, 出身亦是不低,与皇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将其定下在十四阿哥名下后, 这皇子伴读的生活也就开始了。

芷嫣起初并没有非常关注这两个未来女婿, 因为这是太皇太后因舍不得孙女儿向皇上表达的意思, 她这个生母决计是不能沾染这件事的,只是耐不住两个儿子回来时时不时同她说起这两个蒙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