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33节(1 / 3)

加入书签

既然如此,一条路走不通,那咱们可以换一条路!”

换一条路?

向南有些听明白了,孙福民的意思似乎跟自己的想法有些接近,但不敢肯定,他有些期待地问道,“老师,您的意思是……”

孙福民哈哈大笑起来:“文物那么多种类,你完全可以换一种啊!

既然古书画修复已经到专家级了,你还可以趁着年轻,多学一点其他的,努力成为青铜器文物修复专家、古陶瓷修复专家嘛!”

是啊,为什么不学一学其他种类的文物修复呢?

如果说,向南的理想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岛的话,那么之前他和这小岛之间还隔着一条深不可测的马里亚纳海沟,而孙福民的提议,却相当于为他在这海沟上架设了一座看不到头的浮桥。

虽然距离有些远,浮桥摇摇晃晃也走不快,但总算是一条通天坦途了。

文物,是有划分的,仅以文物质地而言,就有石器、玉器、骨器(含骨器、牙器)、木器、竹器、铜器、铁器、金器、银器、铅锌器、瓷器、漆器、玻璃器、珐琅器、纺织品、纸类文物等。

如果去过博物馆,那你肯定知道,一般的博物馆都分为好几个分馆,它们大多都是按照文物质地来进行区分的。

由于文物修复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再加上它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的文物修复工作者大多都是单项选手。

也就是说,他们只擅长某一种类的文物修复,至于其他种类的文物修复,就只能敬而远之了。

实际上,一个种类的文物就已经足够他们修复和研究一辈子了,更罔论其他?

而向南之所以可以选择其他种类,年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在古书画修复技术上已经达到国内顶尖水平,再研究下去,除非是现代科技手段介入,否则的话,进步会有,但想有什么突破,可能性就小很多了。

他如今才21岁,至少还有40年的时间处于黄金期,与其浪费在没什么突破的古书画一道,还不如另辟蹊径,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一向淡然的向南,此刻也有些心潮澎湃,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刚刚开始跟孙福民学习古书画修复的时候,激动与兴奋。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老师,您觉得我应该选哪一条道?”

“你自己觉得呢?”

向南想了片刻,一脸肯定地说道:“古陶瓷修复!”

“好!陶瓷,那是我们华夏文化的一个象征。”

孙福民一脸微笑,其实,不管向南选择哪一道,他都会支持,毕竟是自己的学生。

“而且,还将会是一个古书画、古陶瓷专家!”

孙福民想想都觉得兴奋,“让那些老头老太太们嫉妒去吧!哼,抢我的学生!”

砸场子的来了

师生二人针对以后要走的路,大致明确了一个方向以后,孙福民又说起了向南读研究生继续深造的事。

“读研究生的话,你是打算去哪儿?”

向南不假思索地说道:“您不就是教授吗?我还是跟着您好了。”

孙福民满意了,笑呵呵地说道:“也行,既然你愿意,那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研究生的事你不用操心,你平时的成绩本来就很不错,再加上如今拿到了国家文物局授予的国家级专家称号,保研肯定是没问题的。”

在心里面,孙福民想的是,直接给他整个硕博连读好了,免得以后麻烦。

当然,这事能不能成还不知道,但保送硕士研究生肯定是板上钉钉的。

一个国家级专家,别说保送研究生了,就是做个客座教授也没多大问题。

向南要是没资格,别人就更别提了。

“那就谢谢老师了!”

孙福民说不用操心,他肯定不会去操心。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既然你选择了古陶瓷修复这一条全新的路子,那我建议你去魔都博物馆。”

孙福民顿了顿,又继续说道,“魔都博物馆虽然整体实力不如金陵博物院,但他们也是很有实力的,尤其是古陶瓷修复这一块的工作,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

前几年,他们还研发出了专利仿釉树脂,把商品修复水平又提高了一步。

最重要的是,华夏古陶瓷修复第一人江易鸿,就在魔都博物馆。”

江易鸿这个人,向南曾经了解过。

他今年刚满70岁,是华夏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常务理事、高级修复工艺师、魔都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主任。

江易鸿数十年对古陶瓷修复潜心钻研,其采用瓷片修补瓷器的技术,至今无人超越,被称为华夏古陶瓷修复领域第一人。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好,我找个时间,给刘老打个电话说说这事。”

孙福民笑着点了点头。

刘其正刘老是魔都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专家,资格老,辈分高,有他出面协调就再好不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