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47节(1 / 3)

加入书签

这时候,走在前面的钱昊良回过头来,笑着问道:“是贾部长的电话?”

“是。”

向南点了点头,又说道,“他说让我吃完饭到他办公室去找他一趟,也不知道是什么事。”

吴茉莉摆摆手,大咧咧地说道:“管他什么事,先吃了饭再说,他又不是你领导,怕什么?”

钱昊良对吴茉莉这女汉子颇有些无语,他想了想说道:“书画修复组这边,肯定是没什么事了,难道是你在学习古陶瓷修复的事,让贾部长知道了?”

见吴茉莉和赵波都看着自己,钱昊良只觉得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连忙摆手,“别看我,我谁也没说!”

“不知道,等到时候就知道了。”

向南想了想,估计也只有这种可能了。

之前贾昌道就一直想让向南留在京城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修复组,后来忽然没了声音,想必也是因为被听闻了风声的孙福民给“狠狠”警告了一番。

如果这次他听说向南正在学习古陶瓷修复技术,肯定又会心动不已的。

国内很有可能成为古书画、古陶瓷修复双料专家的人,谁听到了能够无动于衷?

因为向南待会儿有事,所以几个人就找了一家偏僻的私人厨房,吃了一顿简单的京城风味午餐。

吃过饭后,钱昊良继续回午门展厅那边,看看有没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

吴茉莉和赵波,则是准备出去逛逛,顺便买点京城特产带回去。

这次展览要举行半个月时间,但他们不可能也没必要一直留在这儿,估计今天或者明天就要回各自的博物馆,继续埋首于故纸堆中,一日复一日地修复着这辈子都修复不完的古书画。

但因为有了这次京城之行,他们的内心里,或许会少一些彷徨,多一些坚定吧。

向南等他们离开之后,便一个人朝着金水河畔的故宫文保科技部的大院走去。

当初在这里工作了有小半年之久,向南对这里也算颇为熟悉了。

进了大院,就看到一个面相很熟悉的中年人笑着跟他打招呼:“嘿,向南!好长时间没见了,今儿个回来串门哪?”

“贾部长找我有点事。”

向南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只好朝对方笑了笑。

中年人就朝他挥了挥手:“那你赶紧去吧,回头有空了,就过来坐坐!”

“好,有空一定来叨扰您!”

向南回了一句,便赶紧离开了。

对方认识他,他却不知道对方是谁,这种感觉太尴尬了。

e,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尬聊?

一路上胡思乱想,很快就来到了贾昌道的办公室门口,向南微微停顿了一会儿,这才伸手敲了敲门。

里面很快就传来了贾昌道的声音:“进来吧,门没关。”

向南轻轻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贾昌道正坐在办公室待客区的沙发上,在他的对面,还坐着三个人。

其中一个中年人,向南在昨晚的欢迎宴上见过,还敬了酒,这人就是故宫展览部部长冯雪松。

另外两个都是年轻人,面相很陌生,他并不认识。

见向南来了,贾昌道立刻站了起来,笑着说道:“向专家来了,快,这边请!”

向南心里一紧,正要说些什么,却见到贾昌道连连朝他使眼色。

他立刻心中会意,贾昌道这是要他摆摆谱啊!

快走了两步,向南朝众人谦逊一笑:“贾部长,冯部长,你们好!”

说完,他又朝那两个年轻人点了点头,微笑示意,算是打了个招呼。

等坐下后,贾昌道这才笑道:“向专家,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国家电视台第一频道的王记者和包记者,他们打算给你做个专访,因为联系不到你,所以就找到我们故宫博物院方面了。”

“国家电视台的专访?”

向南愣了一下,这事闹的,会不会太高调了?

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向专家,是这样的,我来给您解释一下。”

见向南有些不明白,那位王记者就主动开口了。

和那位包记者相比,王记者看起来年纪要稍长几岁,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长得斯斯文文的,看起来有点像年轻版的白岩松。

王记者第一眼看到向南时,心里也是暗暗吃了一惊,饶是他见多识广,各行各业的精英、天才也见识了不少,但如向南一般年轻的国家级专家,却是闻所未闻。

看他这模样,似乎也才二十岁出头,他是怎么练的修复技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一个行业内顶尖高手的水平?

“今天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来采访国宝《千里江山图》暨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别展览的。”

王记者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对向南更加感兴趣了,他笑着说道,“《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也是青绿山水画技法大成之作,它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