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159节(1 / 3)

加入书签

谢家松看着神情淡然,实际上也是对向南的表现暗暗心惊。

当初孙福民介绍向南,说这是他的学生,谢家松还以为向南只是单纯的古书画修复专家,谁知道这一转眼,向南的古陶瓷修复水平居然也这么高。

“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越来越吓人了。”

谢家松暗暗感叹,心道,“等这次比赛介绍了,得找个机会好好跟向南聊聊,这小子来了这么一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古陶瓷修复专家了。”

“古书画、古陶瓷双料专家,这在全世界那都是独一份,向南以后的路子,可就宽多了!”

各位专家评审此刻也是思绪良多,听了谢家松的话之后,纷纷点头:

“可以,就按老谢说的这么办吧。”

大家在向南的评分表上打了分之后,便让工作人员将其他人修复的古陶瓷一并拿了上来。

在看过向南修复的古陶瓷之后,此刻再去看别人修复的古器物,专家评审们的眼光也都刁了起来,纷纷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这件唐代的绿釉彩凤首执壶,修复得还算不错,6个小时内能做到这种程度,也还算可以了,但是这个执手感觉做得也太随意了,一点也不自然,看着很别扭啊!”

“你那还算好的,我这里这件青花缠枝莲纹梅瓶修复得还算细腻,但是粘接得痕迹重了一点啊,你看看人家向南嘛,那根本就看不出来!”

“我怎么感觉我这里碰到了个假的修复师?这打底做得也太垃圾了吧?配补部位的加固也没做好,感觉一碰就会掉似的,这也好意思来参加比赛?差评差评!”

“……”

有了向南的珠玉在前,其他人修复出来的古陶瓷,在专家们的眼里,那就根本没法看——虽然有一小部分修复师,在短短的6个小时里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超越了普通修复师的水准了。

一个小时之后,首届华夏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的评审会就结束了。

整个评审会,用时两小时。

第一个小时,在鉴定向南修复的宋代雕塑龙纹罐。

第二个小时,鉴定其他修复师修复的古陶瓷。

e,时间分配相当合理。

真的很重要

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评审会结束的时候,向南也完成了对项元汴的画作《精忠柏图》的修复工作。

此刻,他正将这幅装裱完成的画作,悬挂于修复室的墙上,上下左右都仔细观察了一遍,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旁的老俞也借机观摩了一番专家级的修复手法,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略显夸张地赞叹道:

“不愧是国内最年轻的专家啊,这幅画不但一点看不出修复过的痕迹,而且浑身上下依旧透露出那种古意,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你这幅画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向南听得有些别扭,瞥了他一眼,问道:“国内最年轻……这个也能从这幅画里看出来?”

“呃,这个……”

老俞噎了一下,随即又笑了起来,“那当然,其他专家大多都是一把年纪了,他们修复古书画的速度可没这么快!”

说着,老俞似乎也才刚刚发现这一点似的,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不可思议起来,“才两个半天,加起来也才一天的时间,居然就修复好了一副稀碎的古画,真是难以置信!”

可向南修复这幅古画的时候,自己明明都在一旁看着的呀,也没觉得他的动作有多快,就跟他们平常修复古书画时一样,一副慢慢吞吞,不缓不急的样子。

自己不过是稍微一个没注意,他怎么就修复完了?

真是阔怕,阔怕!

向南笑了一下,没再搭话,而是将《精忠柏图》从墙上取了下来,卷好,装进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书画盒子里。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才回过身去,看了看赵波。

赵波之前一直守在炉灶大锅前熬煮淡碱性纸浆溶液,事实上,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没底的。

等到纸浆熬得差不多的时候,赵波又拉着向南去看了一遍,直到确认一切都没有问题之后,他才兴致勃勃地装了一小碗浆糊一般的纸浆,坐在那里开始认真地修补起书页来。

事实上,这是长安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中心,自从向南在魔都公开向氏“珠联璧合”古书画修复技术之后,第一次采用这种修复技术来修复古籍。

在此之前,他们大多停留在对这项修复技术的会议研讨上,如今也算是进行到了应用层面上。

原本,赵波还是有些担忧的,生怕自己没做好,会让向南的这项技术受到质疑,可如今向南就在一旁指导,他自然信心大增。

老俞也没闲着,也和赵波一起,采用向氏“珠联璧合”修复技术修补着书页。

一边修复着书页,他嘴里也不肯闲着,乐滋滋地说道:

“向南,我真是佩服死你了,居然还能从失传的绝技里,反推出配方来,虽然这配方不一定一样,但效果确实很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