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322节(2 / 3)

加入书签

整个工作室里,估计也只有朱熙和姚嘉莹不在意向南的态度了。

朱熙是因为他只负责接待,向南不会那么较真,而姚嘉莹的修复水准虽然不能说是无可挑剔,但只要她认真做事,基本上也都能达到向南的要求。

再一个,她是个女孩子,向南总不能板着脸训斥她,最多也就是指点两句。

“嗯。”

向南扭头看了他一眼,伸手接过他手里的那只红釉笔筒看了看,然后拿手沿着笔筒的外沿和内壁,全都轻抚了一遍,脸色缓和了一点,道,“还算不错。”

他无论是教授学生古陶瓷修复技艺,还是古书画修复技艺,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先从简单的开始,然后逐渐增加难度。

覃小天到目前为止,已经修复了三件单色釉古陶瓷器物了,无论是粘接、打底,还是作色、仿釉,都做得还不错,至少肉眼看上去,没有明显的色差,用手摸的时候也不会感觉有咯手的地方。

这就意味着,覃小天在之前练习修复现代工艺品的时候,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要求在做,基础打得很扎实。

实际上,不只是覃小天,王民琦和康正勇他们两个人,在向南的调教下,基础都算得上是比较扎实的。

“等把你手上的那件古陶瓷修复完了,就开始修复这件。”

向南将手上的红釉笔筒交还给覃小天,然后指了指地上的一件残破古陶瓷,说道,“这是清代的刻瓷梅花笔筒。”

这只刻瓷梅花笔筒也是单色釉瓷器,只是比之前覃小天修复的那些单色釉瓷器多了一道工艺,如此一来,修复起来就相对要难一些,但这种难度的递增,却是循序渐进的,对于修复师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覃小天点了点头:“好的,老师。”

向南说道:“这笔筒筒身上有一棵阳刻的梅花树,残损的地方,在修复的时候,要考虑到和原器物上纹饰之间的衔接,要看起来自然流畅,所以这棵梅花树,才是修复的难点。”

“嗯,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行,那你去吧。”

向南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对于学生,没必要什么都跟他讲清楚,应该留一点空间,让他自己去思考,只有自己经过思考之后得来的经验,才会牢牢记住,最终转化成为自己的财富。

向南正打算回自己工作台做事,姚嘉莹撇了撇嘴,走了过来,问道:

“老板,你就不指点指点我?”

“指点你?”

向南有些为难,资深修复师在技术上已经没什么可指点的了,只能积累自己的修复经验,才能有所突破,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抬起手来轻拍了一下后脑勺,笑道,

“对了,我在米国时,曾经尝试过一种修复方式,交叉修复,应该可以给你一点启发。”

说完,他就将在米国收获的这种交叉修复方式简单地介绍了一遍。

姚嘉莹皱着秀眉想了一会儿,这才摇了摇头,说道:

“这种方式不适合我,我修复文物的速度本来就不快,要是同时修复两件文物,那就更慢了。”

“那就没办法了。”

向南耸了耸肩,正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修复室的门忽然被人推开了,朱熙探了半个脑袋进来,说道,

“南哥,楼下有人找,是个老头!”

“哦,我这就来。”

向南应了一声,转身又对姚嘉莹说道,“你现在的修复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没别的办法,只能多修复一些残损得比较严重的古陶瓷器物,你考虑一下,我先下去了。”

说完,他就不慌不忙地出门下了楼。

来到楼下,向南抬眼一看,果然是个熟人,就是他一个多月前在刘其正办公室里碰见的那位何教授。

他快走两步,来到何教授的面前,笑道:

“何教授,你好,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

“啊,向……专家,你好你好!”

何教授看到向南以后,还是有些尴尬,之前刘其正介绍向南为他修复那幅《赵雍五马图》,可他一听到向南说“五天就能修复”,这还是“比较慢”的情况,顿时就让他觉得向南这个人“不踏实”,一时间就犹豫了起来。

之后,何教授就找了其他的修复师,可找来找去,要么就说自己水平不够,不敢接手,要么就说自己能修复,但接笔的人,得让何教授自己去找。

这话就让何教授很难受了,我要自己去找接笔大师,还用得着找你们吗?

到了后面,越来越多的修复师都建议他直接去找向南:

“向南虽然年轻,但他可是和国内众多接笔大师比过高下的,最后才负责接笔《千里江山图》的,你没看到《千里江山图》就跟从来没坏过一样?那就是向南的功劳!而且,据说他还接笔过崔白的《双喜图》,你这画呀,找向南最合适了。”

一开始,何教授还不在意,可听到很多修复师都说向南厉害,那不信也得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