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410节(1 / 3)

加入书签

向南朝他笑了笑,回答道:“就我一个人来这里。”

“就你一个人?”

这老人眼里闪过一丝疑惑,他伸手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眼镜,问道,“我叫葛福生,是个铸造工,你呢?”

向南老实地应道:“我叫向南,是个文物修复师。”

葛福生似乎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工种,有些疑惑地问道:“文物修复师?是修理工吗?”

“对,就是修理工。”

向南笑了起来,说道,“比如说古代的书画破了,我就将它修复好,又比如说,古代的瓷瓶瓷碗不小心被人磕碎了,我也能将它修复好。”

“瓷碗瓷瓶碎了也能修复好?”

葛福生一脸好奇,忍不住问道,“那修复好的瓷碗还能盛茶水吗?不会漏?”

“这个,应该不会漏,没有人试过。”

向南噎了一下,随即在心里想了一下,嗯,应该不会漏,用的都是ab胶,漏不掉,不过要是再加上几个锔钉,就更牢靠了。

“哎,我怎么被人给带偏了!”

向南脸上一阵发烫,心里暗想道,“哪有人会用价值不菲的古董文物来装茶水的?简直就是罪过啊!”

“小伙子,你这样可不成啊!”

葛福生倒是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的,语重心长地对向南说道,

“下次修复好了瓷碗瓷瓶,记得一定要先试一试,看看装上水会不会漏,要是漏的话,还能再补补,要不然,人家拿回去发现你没修好,下次人家就不找你了。”

“呃……”

向南一脑门的汗,这话还让我怎么接?

居然是他

“老哥,这位小伙子修复的都是国宝文物,谁还舍得拿国宝盛水喝啊?”

向南正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时,又来了一个五十来岁、头发稀疏的中年人,他在左边的座位上坐了下来,笑呵呵地看了看向南,说道,

“如果我没有看错,你应该就是向南,这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里最年轻的那位?”

“嗯,我是向南。”

向南朝他点了点头,笑着问道,“请问您是?”

“我啊,叫李哲飞。”

坐在左边座位上的这位中年人一脸客气地笑道,“来自东北春城,是一名焊接工人。”

向南恍然,他之前也在网上看过“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其他候选人的资料,这位李哲飞可不是一位普通的焊接工人,他不仅获得过“华夏技能大奖”,而且还是大家眼中的“工人院士”,“高铁焊接大师”。

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李哲飞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绝无差错。而且,他牵头的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完成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4项获得国家专利。

这可是位大牛人。

“向南,你很了不起啊,年纪轻轻的,就为咱们国家的文物修复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

李哲飞扭头看了看向南,一脸佩服地说道,“不说别的,就你重新研发出的那个古书画修复绝技‘向氏珠联璧合’修复技术,就能为国家挽救无数价值不菲的古书画,了不起,了不起。”

“李老师说笑了。”

向南连连摆手,由衷地说道,“您为咱们国家的高铁提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才是真的值得敬佩。”

“哈哈,咱们不一样。”

李哲飞哈哈大笑起来,抬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向南,说道,“我是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你是为国家的文化传承做贡献,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让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啊,原来你就是那个在故宫里修文物的向南。”

在一旁听了好一会儿的葛福生这会儿才晃过神来,他抬手拍了拍自己的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这个人平常不怎么关注新闻,一时间没想起来,真是抱歉啊。”

向南和李哲飞对视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实际上,他俩也不怎么关注新闻,包括坐在这里的其他人,都不是同一个行业,谁会花时间去了解别人?

要不是因为评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需要了解一些其他候选人的资料,估计他们彼此之间永远都不可能有交集。

向南和李哲飞、葛福生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一些诸如“京城很冷,但我们春城更冷”,或者“京城的豆汁儿这么有名,可谁知道那么臭气熏天”等一些毫无营养的话题,纯粹就是为了打发时间。

随着颁奖典礼开幕时间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嘉宾进入了万人大礼堂,现场开始变得热闹了起来,现场也响起了欢快的音乐声。

向南左右张望了一下,四周都是陌生的面孔,一个也不认识。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尽管是面向全社会各个行业的,但文物修复师毕竟只是其中极小的一份子,哪怕组委会拿了不少邀请函给各大博物馆的领导,但分布在这万人大礼堂之中,就好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