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471节(2 / 3)

加入书签

塔的顶端。

多少年轻人做梦都羡慕着向南所取得的成绩,又有多少年轻人因为向南的成功而投身到文物修复行业中来,如今自己居然有机会可以亲眼观摩到向南修复文物的过程,岂能不让他激动?

小付跟在马老师的身后走了一半,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开口问道:“老师,我能不能把手机带上去?”

在上班期间,店里规定了不能使用手机,因此,小付每次都是把手机给锁在更衣间的柜子里的。

马老师皱着眉头想了想,挥了挥手,说道:“速度快点。”

“嗯,马上。”

小付连忙点了点头,一路小跑着回到店铺后面的更衣间里,将手机取了出来。他先看了看手机有没有未接来电和信息,然后将手机揣进口袋里,又一路小跑着回来。

马老师还在原地等着他,并没有自己先进修复室,等小付回来了,才轻轻推开修复室的门,和小付一起走了进去。

一进门,小付就看到向南正趴在长案上,认真专注地一手拿着镊子,一手扶着画芯,小心翼翼地在修补着画芯上的虫洞。

他和马老师两个人坐在正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然后掏出手机,打开摄像功能,对准了向南,无声地录着像。

向南早已经听到了马老师师生二人进来的声音,但他并没有理会,也没有抬头,依然专注地做着自己手中的事情。

修补画芯,对于向南来说,并不复杂,这道工艺,他早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因此修复起来,看似缓慢,实则迅捷无比。

在马老师下楼去找他学生的这段时间里,他就已经选好了补纸,并且调制好了浆糊,等他们进来做好时,他甚至已经修复了好几个虫洞了。

马老师也是一名古书画修复专家,之前是在燕赵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中心上班,退休之后,他没有接受博物院的返聘,而是来到了荣宝斋工作。

之所以选择了这里,待遇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他本人就是京城人士,年纪大了,总想着落叶归根。

身为一名古书画修复专家,马老师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他一看到向南手上的动作,就知道自己跟对方之间的差距还真不是一点半点。

向南修复画芯的动作,看似缓慢,但他的动作却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往往三下两下就能修补好一个虫洞,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已经修补了一小片。

马老师心里明白得很,这么娴熟的修补技巧,可不是老师能够教得会的,而是向南自己下了足够多的苦功,不知道修复了多少古书画才练就出来的。

他能比自己厉害,绝不是侥幸。

看着他娴熟而沉稳的修复手法,马老师暗暗叹了口气:

“不愧是史上最年轻的古书画修复专家,自己真是拍马也赶不上。”

山寨版绝技“浴火重生”

史上最年轻的古书画修复专家。

之所以年纪轻轻能够能为专家,是因为他无与伦比的天赋,是因为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出数倍的努力,更是因为年轻他出类拔萃的技术……

马老师感叹之余,眼睛的余光扫到了坐在一旁的小付,只见他紧紧地盯着向南手上的动作,两只眼睛里光芒闪烁,难掩激动之情。

也不知道他是看到了向南的高超技术而激动,还是他看到了围绕在向南身上的光环而激动。

自己的这个学生,年纪跟向南差不多大小,只是,无论是天赋,还是努力程度,跟向南比起来,差得还真不是一星半点。

回头过来,马老师不再胡思乱想,将自己的目光也投向了正在长案前专注工作中的向南。

两个多小时后,向南直起腰来,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的修复速度虽然很快,但这幅画芯上的虫洞不仅多,而且很密集,直到此刻才全部修补完毕。

接下来,按照原本的步骤,应该是全色。不过,向南打算先试着处理一下画芯上的红色霉斑。

书画的纸张只要是由有机成分组成,对于环境的变化并没有太强的抵抗能力,很容易被霉菌污染,从而大量繁殖形成霉斑,导致书画作品的损坏。

霉菌菌落会形成色素,对古代书画产生污染,不同霉菌产生的色素颜色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一般而言,如果古书画上的霉菌,可以用肉眼看清,而且存在大面积泛黄或者表面有绿色菌落,甚至古书画表面出现破裂情况和刺鼻味道,则属于多年前产生的霉菌;如果只是具有小范围或者轻微的异味,则是新产生的霉菌,此时应及时进行修复。

事实上,大部分的古书画霉斑是可以清除的,但也有一些霉斑是清除不干净的。

比如说,红色霉斑。

红色霉斑是公认的古书画修复中的技术难题之一,被称之为古书画“绝症”。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对氧化剂不敏感,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据水性。以至于,大多数修复师在面对红色霉斑时,都是一筹莫展。

对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