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884节(2 / 3)

加入书签

古董都已经修复完毕了,这次他们过来是为了“支付”修复费用的,同时将那些修复好的古董带回去。

几个人聊了一阵,又吃了晚餐,向南便带着克劳德和爱德华两个人上了二楼的修复室,和他们交接完修复好的古董。

这一次,向南总共为克劳德、爱德华等巴里斯的收藏家们修复了十来件价值不菲的华夏古书画和华夏古陶瓷器,合计价值近3个亿,按照向南一贯的收费标准,克劳德等人需要支付近3000万元的修复费用。

不过,向南在为海外收藏家修复文物古董时,一向都要求对方用华夏文物来抵扣修复费用,因此,克劳德和爱德华等人便拿出了一幅明代画家赵左的《溪山高隐图》水墨纸本手卷图当作修复费用来“支付”给向南。

这幅赵左的《溪山高隐图》手卷在2018年12月份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被拍出了3013万元的成交价,正好足够用来“支付”这十来件残损古董的修复费用。

至于克劳德和爱德华等几位收藏家之间如何“分配”这修复费用,那就跟向南没什么关系了,需要他们之间私下里去商议。

向南在修复室里将这幅赵左的《溪山高隐图》手卷打开了来,细细地看了起来。

这幅古画长卷分成三段,首段描绘了江边坡岸两棵苍松斜伸向画面左上方,姿态优美,江中水波微澜,一老翁独钓于孤舟之中,远方水天一色。

画面中段则是江中小岛,林木苍郁,怪石嶙峋,远处山峦缥缈,云遮雾绕。再往后则山石愈加繁密、奇伟,丘壑峡谷深处,古寺气势恢弘,流泉飞瀑之间,高士策杖清谈。

在画面的最后,群山盘石巍峨,山下林木苍劲,几间草屋矗立在树林之中,屋后远处山峦起伏,若隐若现。

赵左,字文度,松江人,擅长绘画山水,是晚明著名画家。

明末清初文学家周亮工评价赵左为“无笔不自古人中出”,“与董文敏同郡同时,笔墨亦相类,世人谓开松江派者,首为屈指”。

不过可惜的是,赵左的传世作品相对较少,又处在董其昌巨大影响之下,因此,他作为松江画派开创者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彰显,但赵左的绘画艺术和历史价值依旧是不容小视的。

能从克劳德和爱德华的手里拿到一幅赵左的画作,向南相当意外,同时也很是满意。

这两人不错啊,很懂得投“我”所好嘛!

我们去兰顿看雾吧

“兰顿市的弗兰克先生又打来电话了。”

等到克劳德和爱德华两个人带着那些修复好的华夏古董离开后,加利特泡了几杯茶,和向南、宋晴一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这才笑着开口说道,

“这一次他手中收到了一件极为重要的华夏古董,他说,你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哦?说说看。”

向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笑着抬头看了加利特一眼。

他之前早就已经说过,这一次不打算再去其他国家修复古董了,无论是d国还是y国,倒不是因为对方手中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华夏古董,而是自己确实没有时间。

不过,听到加利特的话后,他倒是有点好奇,这位弗兰克又收到了什么价值不菲的华夏古董了吗?

当然,除非这件残损古董能够比拟“书圣”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否则的话,他就算是对这古董感兴趣,也不会在这个时间跑去兰顿帮忙修复的。

毕竟,残损古董以后也可以修复,可自己的博士毕业答辩会才是最重要的。

“弗兰克说,他从一个朋友那里置换来了一幅残损的华夏书法帖,好像是王铎的《临王献之敬祖·鄱阳帖》。”

加利特说着,将自己的手机拿出来翻了翻,然后递给向南,笑道,“弗兰克发了这件古董的照片过来,要不你自己看看?”

王铎的作品?

向南一听,顿时愣了一下,这可是明末清初时期一位了不得的书法大家啊,他在书法造诣上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世称“神笔王铎”。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其书法作品在倭国、高丽、星岛等国深受欢迎,尤其是倭国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甚至还因此衍发成一个派别,称为“明清调”。

王铎的书法作品《拟山园帖》传入倭国后,曾轰动一时,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称“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由此可以看出王铎在倭国书法界的影响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王铎一生都在临摹,华夏书法史上从来没有哪位书法家和他一样,有这么多的临摹作品传世。

王铎曾说过:“一日临书,一日应索请。以此相间,终生不易。”可见他对于临摹古本的那份执着与敬重,当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即所谓的“不以规矩,安能方圆”。

王铎在临摹古本时,并非原封不动地临摹,常常会割取数帖,拼凑成新的“文本”,这样的情况在王铎的临帖作品中屡见不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