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九章 只是时间问题(1 / 2)

加入书签

对此,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荷兰病”的概念,用以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因为某一初级产品部门的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行业集体萎缩衰落的现象。此后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荷兰病”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发生于资源天然相对丰富的国家之中,反观一些资源稀缺的经济体,如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增长势头却迅猛得令人惊叹。

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丰富的自然资源虽然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天赐”,这便是著名的“资源诅咒”效应。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中东等地,许多能源无比丰富的国家,尽管非常富有,但除了石油之外一无所有,不管是科技还是其他行业。

“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了,你是想告诉我,安逸是要付出代价的,我懂。”卫力丹一点就透,哼了一声,“别以为就你懂得多,我读书不比你少。深圳之所以能发展起来,靠就是拼搏和奋斗。温柔乡,英雄冢……说是喜欢欧洲,也就是说说而已,是应景,是在乎当下的感觉。等回到深圳,又回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了。我是事业型女孩,不靠别人靠自己。”

何潮开心地笑了:“力丹,给你两个任务,一是除了负责利道的技术之外,兼职三成的技术总监。二是三年之内,找一个合适的人嫁掉。”

“保证完成第一个任务。”卫力丹大笑,“第二个任务是个人私事,和工作无关,何哥你无权干涉。”

“好吧。”何潮无奈地一笑,看向了江离。

江离连连摆手:“我和盼学还没有最终确定关系,什么时候结婚,完全是没影儿的事情。”

话虽这么说,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刚过完2001年春节,江离和蒋盼学就举行了婚礼。

在江离和蒋盼学的婚礼上,沈小木喝得大醉,声称他不服气,他不就是出现得晚了一些,蒋盼学应该给他一个机会。

为什么他这么晚才认识蒋盼学?他应该比江离早才对,这不公平。

可惜的是,人生中的出场顺序,没有公平一说。谁和谁的缘分,有时还真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在内。

又半年后,三成在欧洲也设立了办事处,总部放在了巴黎,由江阔推荐的崔思心担任负责人。崔思心是江阔在英国留学的同学,多年来一直在欧洲各国从事制造业,颇有经验和人脉。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同一天,江阔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想和海之心一样去美国待产,何潮不同意,想让江阔在国内生产。江阔最终选择了回香港生子。

得知江阔怀孕的消息后,已经生下一女并且回国的海之心异常开心,抱着孩子来和江阔交流经验。

与此同时,小灵通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2002年8月,小灵通在中国大陆200多地市开通,系统网络容量达1100多万线。网上用户数超过600万。同年,三成和七合分别推出两款型号的小灵通,同时大卖。七合进入前七名,三成进入前十。

2002年12月,小灵通业务在除京、沪之外的地区全面开禁。

2003年3月,小灵通在北京怀柔区放号,正式冲破“禁止在京、津、沪、穗发展小灵通业务”的政策限制。三成的小灵通销量突破100万部,七合的销量突破150万部。

2003年9月,中国小灵通最大生产商ut斯达康宣布中国ut斯达康小灵通用户人数突破1500万大关。

2003年12月,中国北方10省市区小灵通实现短信互通。

2004年2月,小灵通攻克最后一座大城市,正式进入上海市区。同年3月底,中国大陆小灵通用户总数已突破4700万,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55个城市。

全国小灵通网络容量达到6700万。而到了2004年7月,小灵通、手机实现了短信互通,小灵通的最后一个壁垒被打破。

无数人预测,小灵通还会再有10年左右的高速发展期,中国人口基数过大,6700万的小灵通用户显然不是最终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小灵通用户的最终数量会在5亿左右,乐观估计要有7亿以上。

但何潮和江离对此却持不同看法,小灵通用户的增速已经明显减缓,手机用户的数量在明显上升,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手机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小灵通顶多还有3年左右的增长周期,然后就会逐年下降。也就是说,小灵通最多能有1亿用户就不错了。

在何潮看来,随着手机资费的下调以及手机价格的下降,再加上百姓收入的提高,小灵通的缺点变得越来越无法接受了,而且从大的方面来说,国家也有意推动手机的发展而不是小灵通,会有相关政策上的限制,小灵通退出历史舞台是早晚的事情。

周安涌对此却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小灵通至少还有10年的增长周期,以现在中国的人均收入计算,小灵通低廉的价格以及平均十几元的资费,完全符合国情。他决定继续下注小灵通,并且希望何潮也不要过于看好手机市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