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章(1 / 2)

加入书签

江楠和王黎发挥不错, 双双考上了淮城本市的一所一本大学, 两人毕业就确定关系了。邹北和王书浩也考上了重本,一个去了安皖的理工211,一个填到了南江的科技大学,说还是南方城市待在舒服,就留在南方读大学了。吴萌高考发挥超常, 录取到了津城的一所985大学, 听说她家里人特别高兴,请老师吃饭都请到了小学和幼儿园,鞭炮烟花放了几天。同学也是坐了一桌又一桌, 根本坐不下。

但她身边一直留着一个空位, 说是给同桌的。

可到升学宴结束的那个晚上, 也没有人来。

还听许宴说。

今年淮城文科状元的分数, 突破了往年新高,淮城一中校领导乐得龇牙笑,到处拉满了横幅庆祝,还说电视台都要去采访那个叫“林笙”的女生。

女状元的称呼, 当真是名不虚传。

理科状元不在淮城一中, 是隔壁实验中学的一个男生,被称为这一届最大的高考黑马。

至于那个人。

听说全省前一百都没有他的名字。

-

在大家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 许柚也收到了邮箱里寄来一封信。

名字叫“时光中的一封信”,寄信时间为三年前,2015年的那个夏天。寄信人是她的父亲,许青山。

乖囡,展信如晤:

2015年的今天,爸爸很高兴,因为我的乖囡考了第一名,是个小状元了。

三年时间过得很快,乖囡,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高考应该结束了,都拿到录取通知书了吧。

让老爸猜猜,我女儿肯定是状元,淮城的文科状元,淮城最厉害的一届文科状元。

老爸开玩笑,爸爸小时候家里穷,从农村到大学老师的这条路,爸爸走了很久很长,读书这条路上的苦吃了很多。所以不管你将来是不是状元,考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你都是爸爸心里最厉害的小状元。

我的乖囡和爸爸很像,都喜欢那些古董,还说长大了要跟老爸一起去看遍全中国的文物。老爸也想,小时候劈柴挑水想,读大学给人家洗盘子那会儿更想,逮着一个外国人就给他讲咱们大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说个没完没了,差点给人说急眼儿。

乖囡,等你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老爸带你去国外的博物馆转一趟!就咱们父女俩,不带你哥跟你妈。

最后,老爸爱你,愿你一生平安顺遂。

我的女儿,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署名:许青山。

时间:2015年x月x日

……

太过遥远的回忆纷至沓来,三年未曾被人提起的名字,就这么落款在最后一行。

许青山。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许青山就是这么一个人。

他一直言传身教地教导许宴和许柚,做人要坚韧,一次倒下没什么,系好鞋带挺起胸膛再站起来,管它吹来的是哪阵风,我就是要站稳、站好。

许柚泪眼朦胧地看着那三个字,喊了一声,“爸爸。”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

光阴飞逝。

2019年6月6日。

许柚吃完包子油条,脚步匆匆地套上衣服往外走,左胸前的高中校徽印在红白色的校服外套上,和远处操场上升起的国旗相得益彰,张扬而浓烈。

她走进教室,熟练地坐在靠窗的第三排,摊开卷子刷题。

窗外绿桠疯长,蝉鸣聒噪,教室里充斥着笔尖滑过纸张的沙沙声。

又是一年仲夏。

许柚放下笔,目光扫过胳膊下批出来269分的文综卷,随后停在教室门口挂着的“复读班”牌子几秒,然后又落在黑板上写的几个显眼字体。

距离2019高考倒计时:

还有0天。

最后,女孩儿清冷平静的眼神收回,重新回归到文综卷上。静静看了几秒后,她提起笔,在空白处写下一句话。

许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喂,你写什么呢?”同桌是一个叫江聿的男生,撑着下巴笑得吊儿郎当,性格还不错,就是挺浪。

他们都是转学生,都不是海市的本地人,但不妨碍他俩成绩很好。

许柚冷淡地遮住,“怎么,年级第二连这都感兴趣?”

“不感兴趣,随便看看而已。”江聿扬眉看向窗外的朝阳,笑得很欠,“就想跟你说句高考加油,别被我反超了——”

“年级第一。”

——————

京北市的十月初还有仲夏的余热,到了下旬,温度就开始慢慢下降。

新生刚开学一个多月,先是经历大张旗鼓地军训,再是长达八天国庆假期地疯玩,到了十月下旬,才终于适应了大学生活,收起玩儿心进入学习。

京北大学,三零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