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节(1 / 3)

加入书签

至少,能够爬上来真正立于人前的,绝不会是什么心地纯善的大好人。

真正令他讶异且感兴趣的是,“大师的言下之意,此事竟是人为不成?世间竟还有此等能人异士?”

胤禛回道:“大师并未告知此人究竟是谁,只说对方并非歹人,与额娘之间不过是私人恩怨。还说,皇阿玛最好也别太过好奇非得刨根问底,逼得急了适得其反,反倒不美。”

原本还想着回头叫人仔细调查一下德妃究竟得罪过哪些人,冷不丁听到这样一番话,康熙心下就是一顿。

试想一下,这象征不祥的一幕突然降临在他的头上……

罢了罢了,帝王的名声更经不起折腾。

“道鉴大师从无诳语,既然他特意这样说,此事便就此瞒下,切勿对外透露,省得有那好事者坏事。”

“是,儿臣遵旨。”

“不过,如此一来你额娘那里恐怕就要多担待些了。况且说到底也是她自己惹出的祸事,凭此人这样的手段来看,怕也是打的将你额娘摁下去的主意。”

事实真相既然不能对外公开,那就只能将“不祥”的名头摁死在德妃的身上。

所谓的“多担待”便是如此了。

胤禛听明白了这话里暗示的意思,先是愣了一下,面露迟疑无措,一时间僵在原地也不知该作何反应了。

见此情形,康熙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你额娘久居高位早已没了当初的小心谨慎宽和待人,若不痛不痒的盖了过去,且不说那不知名的能人异士是否能够解气,只怕你额娘又稀里糊涂不知怎么得罪到人家头上。

届时唯恐就不是今日这般‘温和’的手段了,保不齐你额娘怎么没的都不知晓,是以倒不如当机立断,断尾求生。

一则她跌落下去失了势,如对方所愿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二则她自己便再也张狂不起来,老老实实安分度日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胤禛这才抿抿唇,干巴巴地说道:“皇阿玛思虑周全,无论如何……能活着就好。”

这时,门外传来李德全的声音,“启禀皇上,太后娘娘有请。”

康熙立即起身,“你先回去罢,这段时间十四恐怕要闹得厉害,你多照花些心思哄哄他,实在不行就带他出宫去逛逛。小孩子忘性大,新鲜的事儿多了自然就忘得快了。”

“皇阿玛放心。”

“皇额娘万福金安。”

“皇帝不必多礼,坐罢。”太后眉心紧蹙,神色有些恹恹的,满脸的心事都直白挂在了脸上。

康熙不禁担忧,“皇额娘可是被吓着了?”

“可不是吓人吗,哀家只远远儿地瞧了一眼,浑身汗毛都倒竖起来了,活了这大半辈子也从不曾见过这样的怪象。

这好端端的,天降怪象必有缘由,皇帝可曾……”

“朕知晓此事后立即就打发老四去问了道鉴大师,才也正听老四回禀呢。

按照大师的说法,德妃此人心术不正造孽颇多,若不加以约束只怕后果不堪设想,所幸上天有好生之德,故此降下警示。”

太后登时脸色大变,“果真是她的缘故?她究竟是干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可会影响皇帝?影响大清国运?”

老太太的担忧关切并不掺假,令康熙不由略微动容。

脸上随之露出些许淡淡的笑意,宽慰道:“具体究竟是干了些什么大师并未明说,不过皇额娘不必担忧,现下只是针对她的一番警示罢了,还尚未能够影响到其他。”

太后松了口气,又问,“眼下皇帝心中有何打算?意欲如何处置德妃?”

“她到底伴驾多年,先后为朕生育过三子三女,即便是看在孩子们的面子上,朕也不好要了她的性命。故而,朕想着不如就褫夺封号将她贬为答应也就罢了。”

“不要!皇阿玛不要贬额娘!”

伴随着这惊恐的喊叫声,一个模样与德妃十分相似的小姑娘一头冲了进来。

正是德妃唯一活下来的女儿、自幼养于太后膝下的五公主。

一进门,她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康熙的面前,豆大的泪珠一颗接着一颗的往下掉。

“求皇阿玛开恩,不要贬额娘的位份!额娘跟随皇阿玛多年,皇阿玛难道还不清楚她的为人吗?满后宫都再找不出一个比额娘更好的人来了,若不然皇阿玛必然也不会多年来待额娘宠爱如初。

定是因此才致使额娘招来他人嫉恨,究竟是挡了谁的道儿也不一定呢!儿臣以为此事必定是有人装神弄鬼蓄意构陷额娘,还请皇阿玛明鉴,切莫着了小人的道儿啊!”

“朕宠爱你额娘是因为她生育有功,而非因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康熙面色冷凝,淡淡说道:“况且,此事是经道鉴大师亲口证实过的,一切不过就是因为你额娘自己心术不正作恶太多,故而才使上天降下警示。

如此你可心服口服?又或者,你还想说道鉴大师是被人收买了,共同来陷害你额娘?”

道鉴大师闻名于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