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节(2 / 2)
冯蕴点了点头,没什么表情。
众人却是心有余悸。
邢大郎小声问:“蝗虫飞走了,还会再来吗?”
冯蕴摇头:“蝗虫不会原路返回,但如此持续高温高旱,蝗灾还会再来,等几个月,说不定下一波就会卷土重来,甚至规模更大。”
邢大郎脸都白了。
几个什长都是靠天吃饭的人,唉声叹气,不知如何是好……
冯蕴道:“度过这一劫,先熬到秋收吧。村里没养鸭子的,再继续养一些,养肥了也好过年……”
众人皆点头。
冯蕴回屋换了一身衣裳,带着小满就去了灶上。
厨娘见她,皆是惊讶。
“娘子要做什么?”
冯蕴道:“准备给玉堂春,再上一道新菜。”
又吩咐邢丙道:“去张贴告示,就说长门庄大量收购蝗虫。”(本章完)
离心离德
玉堂春的新菜名叫“踏青”,好几种不同的口味,听上去美妙,可得知它就是蝗虫,很多人表示敬谢不敏,难以下口。
但吃过的人都说香脆焦嫩,别有一番风味,也引来一些人跃跃欲试。
文慧看着这个销量,听说冯蕴还在大量收蝗虫,有些忧心。
“娘子收这么多回来,卖不掉要如何处理?”
冯蕴道:“烘干保存,以备用。”
文慧很是不解。
她道:“有吃才会挑食,到了没吃的时候,就不嫌弃了。”
而且烘干出来的蝗虫,是真的香脆,就和炸的河虾小鱼差不多……
文慧见娘子有自己的主张,不再多问,照常将这道菜挂在大堂上。
长门一直在收蝗虫。
收购的价格很低,但这个时节,乡里有很多闲人,听说哪里闹蝗虫,便都跑过去捉。
人多到一块田地的边上,人比蝗虫还多……
又是鸭子又是人,又是篝火又是赶,这次的蝗灾慢慢过去了。
贺洽做了统计,损害还是不小的,但比他起初预计的,也是好了许多。
到了七月底,长门就不收蝗虫了。
秋收将至,长门又要办喜事,很是忙碌。
鸣泉镇那边的甘蔗,七月收一茬,也在准备秋播入土。
一切都好像没有受到影响……
但连续大旱,滴雨都无,村里的老井,长河的水位越来越低,市面上的粮价越来越贵。
人们嗅到了空气里的紧张。
渐渐地,粮食荒潮越演越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