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8节(3 / 3)

加入书签

来。

镇长有些不明白这话的意思,小地方的人不都是这样吗?孩子不在街上乱窜,那能在哪儿?

想到此,镇长福至心灵,笑道:“咱们镇上贫穷,舍得送孩子读书的人家不多,那能帮家里干活的孩子都被约束着,而这些还不能干活的,就成了累赘,他们在街上玩闹,也是帮家里减轻负担。”

“读书明理。孩子还是该读书呀,在正该读书的年纪玩闹,一辈子只能碌碌无为。”顾秋实看了看天色。

镇长心中一动,伸手一引:“顾公子若是无事,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进去喝杯茶?”

等到顾秋实再从镇长家出来时,手中已经少了一百两银票。

三十两银子就能建一个很大的宅子,此后剩下的那些,用以置办书本和请夫子。

但凡镇上和附近村里的孩子,只需要付很少的铜板,就能把孩子送来读书。

至于为何要收钱……免费的东西不值得人珍惜。总有人觉得占不到便宜就是吃亏,如果全免,说不得的会有人家将那些还不会走的孩子都塞过来。

镇长欢天喜地,如果镇上能出几个读书人……哪怕只是让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多识些字,那也是功德一件,传到府城,更是他这个镇长的功绩。

试问附近这些镇子哪个比得上他大手笔?

等到镇上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而大福镇读书的门槛比周边都低,肯定会有不少人迁来此处。人多了,还怕此处不繁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