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788节(2 / 6)

加入书签

世荣才道:“一号,您看日军在枣南战场,有没有可能使用调动到山东,但眼下一直没有出动的独立第二、第四战车旅团?”

“一号,我还认为我们的目标,不能只盯着日军的野战师团。日军在给华北方面军整补的时候,被冈村宁次扣下了一个完整建制的野战补充队。按照日军一贯的习惯来说,这个野战补充队几乎是相当于一个旅团的兵力。”

“虽说没有太多的炮兵,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当成一个野战旅团使用。我们之前在战场上,也曾经遭遇过类似的事情。日军在需要的时候,将其所谓的野战补充队,直接当成野战部队使用。”

“即便日军不将这个野战补充队,直接放到一线作战。但是转为二线守备部队,替换下其他野战师团,还有很大的可能性。而且眼下日军这个野战补充队就在烟台一线,如果内山英太郎用其替换下四十八师团,这样他们在鲁西北战场可以增加一个师团。”

“仅仅按照眼下的情报显示,日军在整个山东战场投入的汽车数量,足足有近三千辆。就算在我军大规模的空袭之下,现在仅剩一千辆。但也足够将一个师团,成建制的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调往枣南战线。”

“一号,就算日军在眼下战局之中,是拿七十二师团做饵,利用枣南战场为引诱,调动我二线部队出击。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日军的战术企图,就是要一鼓作气,完全的解决我围歼七十二师团的侯国忠所部。”

“如果他们以一一八师团,拖住我围攻七十二师团的部队。降低我军穿插部队的速度,完全可以等到其部署在二线的两个师团赶到。一个一一八师团,加上德州战场后方的兵力,即便救援不出七十二师团,但是拖住并分散我军围歼七十二师团的兵力。为日军调动后续兵力,争取时间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日军眼下在鲁西北战场上,为什么就非要一定吃掉侯国忠所部?如果他们利用枣南战场的动作,吸引我军后续部队南下作战,将枣南至平汉路一线搞成胶着态势,不是对他们可能存在的登陆作战会更加有利?”

柴世荣的这几句对战局的分析,猛然间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了杨震。自己不是冈村宁次,也不是华北方面军的参谋长。为什么要将战局后续发展的思路,固执的放在日军想要一鼓作气、速战速决上?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可能就会清晰很多。

日军在鲁北和枣南至平汉线一线,搞出这么大的动作,难道就单纯的是为了大范围扯动自己的兵力部署?从眼下日军已经暴露出来的,环环相扣的战略看,日军完全可以将这个七十二师团,当成一块吸铁石。一点点的将周边的抗联部队,吸引到枣南方向。

日军真正的战略意图

眼下日军居然舍得拿出一个师团做诱饵,就眼下来看已经绝对不会单纯的,就是要引诱自己出战,大范围的扯动自己的部署这么简单。一贯吝啬的日军,绝对没有那么的大方。如果他们在冀鲁豫战场做一个扣,采取先缓后急的整体战略,来大范围的扯动自己部署。

正像是柴世荣判断的那样,短时间之内以一一八师团,拖住陈翰章的攻击集群,逼迫东集群分兵。然后不断的调动兵力,在枣南战场上采取高压。在东集群眼下已经承受极大压力的情况之下,吸引自己西集群,以及东集群部署在纵深准备反登陆作战的部队南下。

解决枣南战场抗联参战部队,对于日军来说只不过是在东西两大集群之间,打下一个楔子而已。其中固然可以深入切断,自己东西两大集群之间的联系。但这一点对于日军来说,风险也是并存的。其深入的兵力,很可能要面对自己两大集群的夹击。

所以他们干脆在鲁西北正面直接摆开两个师团,无论抗联先打那个,周边的日军都会席卷而上,在抗联两翼穿插周边在实施反包围。通过枣南、威县战场,来逼迫自己在他们内线与其决战,并尽可能的通过调动自己纵深防御兵力,为其大范围的穿插创造条件。

谁说采取引蛇出洞的战术,就是为了要在出击的部队,来一个反过来的围魏救赵。通过枣南战场,不断的吸引自己部队南下,尤其是坦克部队南下。为背后的出击创造条件,这应该才是日军真正的目的所在。

杨震突然有种感觉,眼下第二阶段作战已经展开近十天,日军在渤海湾一线肯定会实施的登陆作战,一直迟迟没有展开。一个是极有可能日军高级指挥官,认为战局还没有到关键的节点上,登陆作战还没有到一击必杀的时候。

另外一个最大的可能就是,第一阶段会战已经结束,抗联在河北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和装备,日军已经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第二阶段会战已经打响这么长时间了,抗联投入到战场上的坦克数量远不如当初的多。

这些在第二阶段作战打响之后,始终未出现在战场上。在第一阶段会战期间,给日军华北方面军,乃至整个中国派遣军,甚至日军大本营第一留下深刻印象的坦克部队,让日军指挥官如芒刺在背。

冀中平原除了西部河流相对密集一些之外,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就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