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节(1 / 4)

加入书签

几个老头对视几眼,一起磕头应是:“将爷仁义,小民们一定为将爷分忧。”

村长们各自回村,每个村中都挑出十个人交给于世忠的亲兵带走,大部分都是没成家的年轻人。事关全村的生死,母亲们只好流着眼泪把家里最好的衣服给孩子们换上,一个劲地往他们口袋里塞上干粮,村里的人站在家门外目送着他们离开。

第二十一节 入滇

无论送来的人身体是否强健,于世忠倒是来者不拒尽数收下。

把这些年轻人收入军中后,于世忠向身边几个亲兵挥挥手,亲兵们齐声叫道:“遵命,大人。”

说完几个亲兵就跑过去,把这些新丁剥成赤条条,收缴下来的衣服送回于世忠那里,晚上亲兵们会把衣服里面的干粮、还有藏着的铜钱都搜出来。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这些新兵统统绑起来,不然夜里这些人就会逃个精光。经验丰富的亲兵们先把这些新兵用绳子串成串,然后把绳子头绑在一个亲兵的马尾巴上拉着这队人。随着于世忠的将旗再次指向征程,这些新兵也都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大约半个月以后他们才会被放开,那个时候因为已经不认识回家的路,逃亡者会大大减少,而且绳子也要用来绑更新的新兵。

在太阳落山以前,于世忠走了大约九里地。军营搭起来以后,把新兵们和老兵们一样赤身裸体地赶入营房中,他们的衣服由军官们统一保管,以免他们趁夜潜逃;万一他们这样还是能逃走的话,至少他们没能把衣服带走。一个满脸横肉的亲兵把出鞘的雪亮钢刀横握在胸前,恶狠狠地向今天才入伍的江北军新兵们普及着军规:“营内说话者,杀!营内哭号者,杀!营内口角者,杀!”

今天一路上于世忠征到数百新兵,亲兵们从他们的衣服中搜出了好几贯铜钱,这点小钱如同以往一样都被于世忠赏给了亲兵们。亲兵们都知道,在自己的南直隶境内不能太放肆,毕竟是乡里乡亲的。因为有这种乡情存在,虽然没有洗劫路过的村庄,他们心里倒是没留下太多的遗憾。

“大概再有半个月就能到亳州了。”于世忠算着日程,现在那里还是由外来户汴军将领郁董驻守。据说这个家伙死活不肯和归德府的闯军进行私下交易,所以江北军一开始都等着看这个家伙的笑话,甚至还曾为他能活多久打赌。

不料几个月下来,凶神孙可望似乎对龟缩在亳州的郁董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顶多是隔三岔五去城下吓唬吓唬他,把亳州周围的百姓都搬走。久而久之,江北军对铮铮铁骨的郁董也有了几分敬佩。比如于世忠就对郁董刮目相看,私下里几次和亲兵们或是相好的江北军将领们说:真不愧是曾经大败过镇东侯大弟子许平的强将。

由于坚守孤城不退,郁董在南直隶算是声名鹊起,当年他在河南大败许平、李定国的事迹大家也都记起来了,就是京师中也有人津津乐道,觉得这说明许平并非不可战胜。甚至有阁臣建议皇上提拔郁董为提督江北军务总兵官,他们的逻辑非常简单:既然郁董能够在许平还弱小时将其击败;能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孙可望铩羽而归;能够让河南闯军望亳州兴叹,那么假如给郁董足够的兵权,不敢说能够收复河南,至少可以反攻归德。

这个提议固然诱人,但可惜郁董终归是客将,让一个河南人出任江北提督难免会让江北军心怀不满。南京方面虽然越来越看重郁董,但同样有类似的顾虑。

至于江北军的将领们呢,对郁董敬佩归敬佩,要让他们和郁董一起去河南送死还是办不到的。于世忠久闻郁董一天到晚嚷嚷着要杀回河南,他估计这次郁董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出兵。现在于世忠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盼着郁董赶紧离开南直隶了。

“真是一群恶鬼。”想起闯军那凶神恶煞的样子,心有余悸的于世忠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江北军上下都觉得,如果郁董杀回河南,多半是没法活着回来的,不知道到时候南京会把谁打发去亳州坚守。于世忠忍不住又打了一个哆嗦,就算和孙可望有密约,他也不愿意靠归德那么近:“大树底下好乘凉,郁帅可不能有个三长两短啊,”于世忠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这次见了郁帅,我得劝劝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还是坚守亳州比较好稳妥啊。”

……

杨展的死讯传入京师,朝廷固然知道杨展劳苦功高,不过阁臣认为现在重要是往前看,人死不能复生,杨展已经死了,而川军还要拉拢。崇祯天子发书认可杨展通匪有迹,要川军继续精诚合作,围剿四川闯贼。其实这时候,四川的官兵已经被闯军击溃。

早在五月中旬,高一功和刘芳亮让部将带领四川闯军主力掩护百姓慢慢行军,他们二人各引一千精兵,分兵两路急行军直扑川南。川军各路明军将领正在川南混战,风闻闯军去而复返,立刻四散逃跑,只有秦良玉等少数一、两个总兵留下来试图一战,但转眼便被闯军击溃,或逃向川西,或与其他川军一起逃亡云南。

杨展时期宛如乱世乐土的川南,现在犹如人间地狱,高一功一路所见尽是残桓断壁,杨展收拢起来从事生产的三百万流民,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被四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