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节(3 / 4)

加入书签

活跃起来,在班里四处乱窜。跟苏叶隔了一条过道的乔豆豆从晨读没结束的时候就在跟她的同桌徐璐说话,现在苏叶终于听到了她在说什么了,原来在讨论周伦的新专辑里哪首歌最好听。

苏叶从书包里抽出一本英文版的《小王子》,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开始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这本书是她昨天从小书店的角落里找到的,虽然前世已经看过不止一遍,不过纯英文版本的她一直都想收藏,今天早晨出门前想着没准有的课会很无聊,就把这本书拿来了。

拿这种纯英文版本的书苏叶是有一点小心机的,因为最讨厌把心爱的书借给不爱惜书籍的人,苏叶几乎不把家里的书拿到教室去。而以班里同学的英文水平,估计很少有人现在就开始看纯英文著作,这样就免去了被人借书的纠结。

果然,在乔豆豆拿过去翻了一下之后,先是对苏叶的英文水准表示惊讶,然后可惜的说:“居然没有中文翻译,唉。”

现在市面上有种面向高中生的英文杂志,一页英文,一页翻译,整本都是美文,这种杂志比较适合现在高一的学生。

下课时间只有十分钟,上课铃打响的时候,袁老师手里拿着语文课本快步走上了讲台,周一的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

随着袁老师的出现,班里立刻安静下来,随即响起一片翻书的声音。

“好,我们今天上第一课《沁园春·长沙》!”袁老师说话的语调很是欢快。

那两个迟到的男生顿时松了口气,露出“逃过一劫”的轻松表情。而班里有心的同学就琢磨开了:看来迟到个一回两回的根本没事啊,以后万一起床晚了上课迟到也不用害怕了。

袁老师用粉笔刷刷刷的在黑板上写下第一课的名字,双手支着讲台,面向学生沉默了一秒钟,突然道:“纪律委员在吗?”齐治平举手示意袁老师他在,袁老师接着说,“今天迟到的两个同学是谁,记下来了吗?”

苏叶心里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当时她把打印出来的座次表交给袁老师时,袁老师就吩咐她专门给纪律委员准备一份,果然就是用来记名字的。

齐治平推了推眼镜,拿起桌子上的一张纸,站起身走上前交给了袁老师。

大家心里默默的想着:好家伙,真狠啊,第一天就来黑名单这套,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当然了,绝大多数人难免还会有些幸灾乐祸的感觉:还好我有先见之明今天起得早,不然的话这会儿倒霉的人不就是我了吗?

☆、 上课

纪律委员齐治平面无表情的从讲台前走回来,沐浴着全班同学复杂的目光,那目光里大多是敬畏,也许还掺杂了一点点难以置信:同为被老师和学校压迫的学生阶级,这家伙居然是个叛徒,真是不讲义气。

袁老师看了看只有两个人名的名单,放在桌上开始讲课:“我们国家的诗词历史悠久,除去现代诗,所有的诗歌都遵循一定的格式,用术语来说就叫格律。五言七言,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一旦错了读起来就不顺。即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词,作为相对自由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也有相应的约束。

“为什么要给诗歌加上这种种约束,随心所欲的去创作难道不好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诗歌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命运,那就是被人传唱,将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容易记忆,又朗朗上口的特点向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传达……”

苏叶隐约听出了袁老师话里敲打的意思,诗歌有格律,学生也有纪律,谁都不能随心所欲,那样就必然会出现不好的结果。

袁老师讲课洋洋洒洒引经据典,从沁园春这个词牌名的典故讲到别的常见词牌名,其中穿插历史小故事,给苏叶的感觉更像是大学教授在讲课,没有教案,所有知识都在脑子里,信手拈来便是一堂精彩的授课内容。

讲到诗词内容的时候,袁老师说:“鉴于晨读的时候有两位同学来得有些迟,书念得比较少,所以我把朗诵的机会留给他们两个,希望其他同学不要嫉妒。”然后示意其中一人站到讲台上面对同学朗诵,他自己则几步走下讲台,笑眯眯的看着大家。

苏叶:虽然说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但是……

第一个上去的是马一才,他磨蹭了好一会儿,终于拿着语文课本像杀头一样的苦着脸软着腿上了讲台,根本没敢往下看一眼,对着课本很快就把这首沁园春念了一遍。

袁老师始终笑眯眯的,也没有多为难他,就示意第二个人上去。

苏叶看到乔豆豆悄悄吐舌,想必是对袁老师独特的惩罚方法心有余悸吧。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磨练了这么多年,绝大多数人都懂得了“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所谓的“个性”自然每个人都有,只是并不敢轻易展示给老师看罢了。又鉴于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处于听课写作业考试这种简单的循环模式之下,极少有人有这个机会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而拥有这种天赋的人就更少了。

就苏叶所知,只有极少数的大牛既可以做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