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策行三国 第20节(3 / 3)

加入书签

孙策接过来看了一眼,连连点头。这一改,果然通顺多了。“不用改了,一字不能易,着实好文章。”

“那就请将军重新抄写一遍吧。”

“不用抄,就这个吧。”孙策摇摇头。“你的书法也不错,不比我差。”

黄月英既欢喜,又有些窘迫。果然如蔡珂所说,孙策开起玩笑来很有趣,但多少有些轻佻,虽然这些话她爱听,但……毕竟刚认识,不太熟。

孙策处理完了公务,派人将军报送出。黄月英重新拿起了竹简。“将军,我们读书吧。”

“有张平子的文章吗?”

“张平子?”黄月英眨眨眼睛。“将军是说西鄂张衡张平子吗?”

“对。”

“读过一些文赋,印象不深,身边却没带着。将军若是喜欢,下次带来。”

“那你随便读吧,读什么都行。”孙策靠在案上,托着腮,似笑非笑地看着黄月英。以前听说某些大人物想读书又不想费眼睛,就找盘亮条顺音柔声美的姑娘来读书,现在我也可以享受待遇了。虽说黄月英的相貌只能算中等偏上,和传说中的国色还有一段距离,但架不住年纪好啊,十一岁,正如含苞待放的小尖荷,童音未褪,清脆动人,闭上眼睛,就像听动漫配音一样,舍不得错过片刻。

有这样的读书娘,还愁学不好?

不好意思啊,小亮,以后另外给你找个媳妇。

黄月英被孙策看得心慌意乱,接连读错了几个字,亏得孙策学问不好,没听出来,她放下书,抚着怦怦乱跳的心口,吐了吐舌头,暗自责备自己,收摄心神,脆生生的朗读起来。

……

朝阳初升,江面上的雾气渐渐散去,远处岘山、楚望山渐渐露出了轮廓,襄阳城若隐若现。孙策负手西望,心里有一丝紧张,更多的是兴奋。

准备了这么久,用了那么多心眼,终于可以发起真正的进攻了。蔡瑁去了宛城,蒯越全家被俘,虽然一直没有出现,但刘表还能不能完全信任他恐怕要打个问号。黄承彦正和襄阳各家商议,就算他们还不能达成协议,至少也不敢毫无顾忌地支持刘表。

刘表能依靠的还有什么,襄阳的城墙?俗话说得好,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果心防已经被突破,城墙再坚固又能如何?

“国仪,有问题吗?”

孙辅挺起了胸膛,大声说道:“没问题。”说着,不自觉的瞟了一眼身后的庄园。蔡珂和黄月英站在角楼上,正看着他们。对这一战,蔡珂比他还激动,已经在他耳边嘀咕了好几天,让他无论如何不能丢脸,一定要拿下襄阳城。只有胜了,蔡家才有希望,她才能抬起头来做人。

“冲冠一怒为红颜。”孙策轻声笑道:“你夺了刘表的女人,你不杀他,他也要杀你。你要是被一个年近百半的老头击败,你这辈子可就没什么指望了。”

孙辅斜睨了孙策一眼,咬紧了嘴唇。

孙策摆摆手,向战船上的黄忠打了个手势。黄忠领命,举起了手中的将旗,轻轻一挥。

战鼓声响起,两艘战船并排驶出了蔡家水坞,转了个弯,进入沔水。虽然速度并不快,但旌旗猎猎,战鼓隆隆,弓弩手、刀盾手沿着船舷一字排开,昂首挺胸,杀气腾腾,自有一番逼人气势。

听到战鼓声,对面的荆州水师也敲响了战鼓,五艘战船一字排开,两两之间相距十丈,一看就是准备抱团以暖,以多取胜。战鼓虽然响着,旌旗也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将士同样站在舷边,但总让人觉得缺少一股气势,行动也有点犹犹豫豫,似乎在等什么。

黄忠指挥的两艘战船渐渐加速,驶进深水区。南风更紧,战船也开始加速,越来越快。黄忠站在飞庐上,手握雕弓,搭上一枝响箭,看着越来越近的荆州水师,迅速举弓,拉弦,放箭。

响箭发出刺耳的厉啸,飞向中间的战船。

刹那间,两艘战船的二十名弩手、八十名强弓手开始集射。

看到冲天而起的箭矢,荆州水师将士一脸懵逼。这是哪来的蠢货,这么远就射,你够得着么?没等他们笑出声来,一阵箭雨从天而降,一大半落在了船上。

“呯呯呯!”箭矢射在盾牌上,射在札甲上,射在甲板上。

“啊——”数名将士中箭,惨叫着倒地。刚刚还在嘲笑对方没有经验的士卒顿时乱了手脚,有的手忙脚乱的还击,有的蹲了下来,抱着头,大声哭喊。

飞庐上的楼船司马见状,拔出战刀,厉声大喝:“督战队,怯战者,杀无赦!”话音未落,一声厉啸突然响起,一枝飞蝱铁矢破风而至,正中他的肩膀。强劲的力量带得楼船司马站立不稳,向后连退几步,翻身摔了下去。

战争和生意

军中有谚:临阵不过三发。

普通弓箭的射程是五六十步,冲过这五六十步的时间,只够射两到三次箭,之后就是短兵相接。看起来似乎弓弩用处不大,实际上这五六十步却是一道鬼门关,有很多人会死在这段距离,连和对手厮杀的机会都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