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策行三国 第238节(1 / 4)

加入书签

杨修看着孙策那张英俊却带着狡黠笑容的脸,将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来,脑子里迅速权衡了一番。孙策让他去查验宛城人对杨弘的抱怨不会是简单一说,也绝不仅仅是为了讽刺他这个世家子弟不知民间疾苦,他肯定有什么用意。如果他证明杨弘的确不称职,那杨弘只有离开了。如果他证明这些抱怨都是诽谤,那孙策肯定会派人再去复查,证明他在说谎,到时候连他一起赶走。

至于真相是什么,重要吗?这儿是孙策的地盘,他想罗织一些罪名还不简单。

杨修心中生起怒气,又有一丝鄙夷。嘿嘿,你想赶我走,哪有那么容易,我正好借这个机会看看南阳究竟有什么出色之处,以至于荀彧在关中变法都要学习南阳的举措,之前招募百工,大建工坊,现在又要建讲武堂,抬举关西武人。

“多谢将军信任,恭敬不如从命。”杨修说着,将公文递了回去。

孙策接过,吩咐秦松安排人抄录一个副本给杨修备用,却被杨修拒绝了。杨修很自信,表示已经记住了,不需要再费功夫抄录副本。孙策扬扬眉,笑了一声。“原来德祖还有过目不忘之能,失敬失敬,那就拜托了,我等你的好消息。”

让孙策惊艳,杨修心里多少有些得意,过目不忘是他引以为傲的才能之一。他转身出帐,站在帐门口,风一吹,发烫的脸庞微寒,这才想起自己来的目的还一字未提,顿时懊恼不已,转身再次入帐。孙策已经回到座位上,正与秦松、张靖商量事情,见杨修去而复返,不免有些诧异。

“还有事?”

杨修很不好意思,拱手道:“惭愧,有一件事忘了转告将军。”

“你说。”

“朝廷定都关中,感于天下不安,而士人治五经者众,通兵法者寡,有意重兴尚武之风。将军父子乃天下健者,武者翘楚,武艺精湛,又通晓兵法,深谙用兵之妙,家父欲请将军父子赴长安襄助,讲武演兵,引风气之先,不知将军能否拨冗?”

孙策翻着眼皮,打量着杨修,似笑非笑。杨修被他看得不安,觉得自己心里那点小心思被孙策看了个通透,一览无余,更觉得孙策说得有理,他的确不是做细作的材料。他迎着孙策的目光,强作镇定。他当然知道孙策不会去,这不过是以进为退,为马超等人来南阳挑战孙策埋伏笔而已。

“讲武演兵,这是谁的主意?令尊杨公还是荀彧?”

“是天子的决定,家父和荀令君都支持。”

“天子……才十二吧?他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天子聪慧过人,乃不世之英主。”

“是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倒是天下之福。不过,我们父子都很忙,怕是不能前去助兴。”

“如此盛会,将军父子双双缺席,岂不令天下英雄失望?无论如何,总得去一个吧。将军不与令尊孙征东商量一下吗?”

应对难

孙策捻着手指,沉吟不语。

这事还真有些棘手。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坑,但你却不得不跳,至少不能直接拒绝。领导要表演节目,就算水平再差,下属也得鼓鼓掌,捧个场,何况这是朝廷要搭台唱戏,推行新政。

这场戏还真不差。朝廷要重振尚武之风,要请的自然不仅是他们父子,还有无数英雄豪杰。诏书一下,想赴长安应试的人肯定不会少,说不定他身边就有,拦都拦不住。毕竟是朝廷,这份大义无人能敌,对不少人还是有吸引力的。

这个墙角挖得狠啊。不管是谁出的主意,这一招够绝。

“我和家父商量一下?”

“理应如此,不过时间比较紧,天子钦慕将军父子,希望元正(元旦)大朝时能够与将军父子共商国事,使者可能已经在路上了。”杨修看出了孙策的为难,心中暗笑,躬身而退。他不急着揭露最后的答案,让孙策纠结几天也不错。

孙策点点头,示意庞统送杨修出帐。庞统将杨修请出了大帐,正准备拱手作别,杨修笑道:“听说庞君将与张家结亲,还未恭贺,请庞君见谅。”

庞统有点不好意思。“只是提了亲而已,成亲还早着呢。杨公子倒是消息灵通啊。”

“我这些天养伤,闭门谢客,哪里谈得上消息灵通,只是庞君与张家少女一个是将军心腹,一个是女中豪杰,宛城人人传诵,袁府君也极是羡慕,时常提起,我才听说。”

庞统眉心微蹙,扫了袁耀,礼貌地笑了笑。

杨修又道:“刚才听将军说,周公瑾已经拿下了江夏、南郡?”

庞统脸上的笑容淡了,一双眼睛盯着杨修。杨修笑了,拉着庞统的手轻轻拍了拍。“庞君不必如此,我并无他意,只是为庞君欢喜罢了。张元功是袁将军故吏,对孙将军也是忠心耿耿,如今又与庞君结秦晋之好,再让他赋闲恐怕不合适啊。庞君不方便说,袁府君可以代劳,你看……”

庞统不客气地打断了杨修,伸手示意。“这些事将军自有安排,不敢有劳杨公子。杨公子,请。”

杨修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恼怒,却不能发作,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