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策行三国 第544节(3 / 4)

加入书签

不知道合不合适。”

“能让你这么为难,看来不是一件小事。”孙策笑出声来。“你自己先想好,觉得适合就说,觉得不合适就暂时不要说,等到合适的时候再说。”孙策看向远处。“高柔很快就到。”

袁权考虑了一下,站了起来。“反正也不急,我再考虑一下吧。”

孙策斜睨了她一眼,笑而不语。袁权翻了个白眼,转身下去了。看着她一步步地下了山,孙策暗自叹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执念,聪明如袁权也无法避免。大概是感觉到孙策的目光,袁权走得非常稳重,除了裙摆,身体的其他部分纹丝不动。但即使如此,她的成熟风情还是和夏日的阳光一样灿烂。

二十三岁,正是女人最美的时候。

看着袁权消失在树荫中,孙策转身叫来诸葛亮。“孔明,你对浮屠之说了解多少?”

“略知一二。”

“说来听听。”

“浮屠之说略近黄老,主旨也是讲清静无为,止欲去杀,其修行之法也近乎方术,区别并不大。只是他们要求更严,要想修成大道,最好是离群索居,别妻去子,听说浮屠的神就是放弃了俗世的荣华富贵,出家修行十余年,最后才修得大道的。浮屠正式传入中原是孝明帝时,据说孝明帝梦见神人,有人说是西方之神,后来派人入天竺求法,带了一些经书回来,在洛阳建白马寺译经。这些经籍很玄妙,一般人不太能懂,只有一部《四十二章经》比较浅显,和《孝经》相似,信浮屠的人大多读那部经文。”

“你读过吗?”

“读过。”诸葛亮顿了顿,又道:“我不太赞同这些浮屠教义,尤其是见过笮融行事后。”

“为什么?”

“其一,这些浮屠教义太过无为,比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合圣人中庸之道。其二,浮屠教义玄远,但百姓愚昧,大多不能识其妙,他们之所以信浮屠,只不过生逢乱世,生死无常,求个安慰。人穷呼天,世乱敬鬼,这是人之常情,有安抚之功,却无补于世事,黄巾之事即是前车之鉴。况且笮融能大行其道也不是靠教义,而是靠设酒饭,复力役,虚耗钱粮,更别说耗费重金,造浮屠之寺,劳民伤财,其祸烈于穷兵黩武、战事灾疫,为政者不可不防。”

孙策兴趣大增。诸葛亮的看法和他很接近,他对佛教最大的反感就是劳民伤财,大量的民脂民膏投入佛寺、造像之类的事,大量的人口成为不纳税、不服役的化外之民,国家财赋空虚,户口不足。佛教就是一个无底洞,一旦流行开来,有多少人力、物力都填不满那个坑。作为哲学了解研究,他不反对,作为一个世俗实体,他绝不允许。

“那你说说,如何才能禁止?”

诸葛亮摇摇头。“将军,堵不如疏,纵使有诸多不足,浮屠之说也有安抚之用,断然禁止不太可能,不如取其义理,聊备一说,譬如诸子,学者研究即可,推行则不必。”

变异的佛学

孙策权衡了一下,觉得诸葛亮这个建议比较务实,就目前来看,就算不完美也没什么大毛病。

正如袁权提醒的那样,他对浮屠了解太少,贸然发难,不仅很难达到效果,反而会被人看轻。既然诸葛亮有比较成熟的看法,待会儿就由他们探讨,自己以旁听为主,不要急着发表意见。

《四十二章经》虽然没读过,但是听起来很耳熟啊。他读秦汉史,知道佛教传入汉地的大致过程,也知道《佛说四十二章经》是》都有两个版本,很多学者认为后世的版本译文过于优美,不像是相对粗糙的汉代译经。

在搞不清状况的情况下,还是谨慎一点比较好。言多必失,到了他这个层次,绝不能信口开河。

孙策又和诸葛亮谈了一会儿,高柔匆匆赶来。天气热,他穿得严严实实,冠服齐整,又走得急,热得满头大汗。孙策坐在栏杆上,示意他在对面坐下,又指指糕点和茶水,示意高柔先尝一点,解解渴。高柔听到侍卫急召,又听说孙策大发雷霆,匆匆赶来,却见孙策平静如常,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喝了两口茶,稳住心神,询问孙策有何指示。

“听说军中有不少人信浮屠,可有这回事?”

高柔不假思索的点点头。“有,大概有一两成吧。”

“什么时候开始的,主要是些什么人?”

“去年大疫时,南阳本草堂派了一些医匠过来增援,其中有几个洛阳白马寺的浮屠道人,他们给百姓治病时经常念些咒语,讲些浮屠教义,安抚人心,不少人就因此信了浮屠。最开始是普通百姓,后来传到军中,尤其是有家人得疫的。”高柔迟疑了片刻,又道:“将军……没听说吗,这次对袁绍作战,有些将士奋不顾身,死不旋踵,就和浮屠教义有关。”

孙策眉头微皱。“怎么说?”

“浮屠与我中原儒道不同,他们更重来生。那些浮屠道人说,战有义与不义之分,守护家人,为天下太平而战,是义战,义战而死,来生可享福报。为不义而战,或贪残妄杀者,来生必为畜生,死于刀下。”

孙策很意外。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