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策行三国 第1071节(2 / 3)

加入书签

都很稳,不给蜀军任何反击的机会。

蜀军的压力很大。在吴军的全面进攻面前,能够挡住吴军进攻,守住阵地的人屈指可数。双方整体实力的差距越来越明显,阵地被突破的消息不断传来,全面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尤其是偏坡以北的战场取得突破以后。

娄圭率部从巫溪上游发起进攻,原本进展还算顺利,在张任率部增援后,他因兵力不足,进攻受阻,一度被张任逼退。孙策赶到前线,全面接管指挥权后,第一个命令便给朱桓,命他接应娄圭。

在朱桓与娄圭的夹击下,张任抵挡不住,只得放弃了偏坡的阵地,退守椿树岭东北的文家坪,掩护黄权的左翼,阻止朱桓、娄圭乘胜进入东瀼溪上游河谷。

朱桓、娄圭顺势进击,两万大军,正在猛攻文家坪。

张任已经连续三次向曹操示警求援,曹操却不敢动。

摩天岭主战场,纪灵的优势没有朱桓明显,但他的对手韩浩显然也不如张任善战。在纪灵耐心的指挥下,由中军和长沙郡兵、降卒组成的一万步卒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入,不断吞食蜀军阵地,崩溃在即。

两翼即将合围,最后的战斗即将开始。

孙策看着对面的麾盖,思绪起伏。

此时此刻,曹操在想什么?他是绝望地等待最后的结局,还是等待逆风翻盘的机会?

想到一直藏在他身后的彭羕,孙策撇了撇嘴。就凭那几个人就想翻盘,未免太天真了。虽然还没找到彭羕在哪儿,但沿途可能造成塌方、滑坡的地方都安排了警戒,彭羕不会有任何机会。

比技术,彭羕根本不够看的。

“陛下,右将军已经扫清外围,包围了摩天岭。”郭嘉走了过来,摇着羽扇,神态轻松。“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周公瑾、黄汉升联手拿下了江州,关云长阵斩了夏侯元让,他们正在赶来,前锋估计明天能到,主力可能要慢两天。”

“这么快?”孙策收回思绪,多少有些诧异。他相信周瑜、黄忠联手,击败夏侯惇不是什么难事,但如此顺利得手,却不在他的意料之中。

“黄汉升准备充分,周公瑾又深谙夏侯元让的战法,有的放矢,自然快一些。”

孙策点点头。从黄忠之前送来的地图看,江州的防御体系并不完善,夏侯惇麾下也没有多少真正的精锐,在等了很久的黄忠和一心想证明自己的周瑜面前,他的确撑不了太久。

只是被关羽阵斩,夏侯惇也未免太憋屈了些。

关羽的大刀很饥渴啊,出手不留情。

“曹孟德应该也收到消息了吧?”孙策抬起下巴,看了看对面。

“不好说。”郭嘉笑道:“黄汉升切断了城里城外的联络,留在城外的蜀军斥候或许能知道城破,未必能知道夏侯惇阵亡。”

“派人抄一份军报送去。”

“唯。”

……

曹操坐在麾盖下,看着对面的吴军阵地,手指在膝盖上轻轻叩击着,一会儿急,一会儿缓。

他看到了那个使者,却猜不透孙策这时候派使者来的用意。

是劝降,还是叫阵?

劝降?现在不可能降,要降也再等几天,至少要等到除夕以后。虽说吴军攻势凌厉,要想在两天之后拿下所有的阵地,依然不现实。

叫阵?孙策在对面坐了三天了,也没发起一次实质性的进攻,明显就是牵制他的兵力,让他不能增援其他阵地罢了。

他知道这一点,却无可奈何。

事实证明,吴军的战斗力要超出以各家部曲组成的蜀军一个层次。除了他统领的中军,其他人即使有地利可用,也不是吴军的对手,能勉强支撑住已经不易,全线崩溃是迟早的事。

最后的决战不在别处,就在这里,椿树岭。

这两天,他一直在有意识的收缩防线——这不用装,蜀军的防线一直在收缩——就是在等最后的决战。各部幸存的将士都被收拢过来,在椿树岭重新列阵,抓紧时间休整,准备再战。

之前收编这些私家部曲有难度,现在情况不同,诸将新败,没有底气和他争斗,只能任他摆布。

能不能反败为胜,不在曹操的关心之内。

他只想与孙策战一场。

当年在宛城外,他伏击袁术,诱杀孙策,结果功亏一篑,让孙策逃出生天,这才有了后来的一切。这一次形势逆转,不知道他能不能像当年的孙策一样,杀出一条血路,绝处逢生。

或者,证明一下自己尚有余勇。

这几天,他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袁绍。

许攸、辛评都说过,袁绍之所以官渡战败,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到中年,精力不济。连续几个月的对峙之后,身心疲惫,无法应对艰苦的战事,应对失当,这才给孙策机会。

他今年正好五十,和当年的袁绍一样。

我会不会像袁绍一样战死?

曹操想着,使者登上山坡,经过卫士检查之后,来到他的面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