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八十三章 营养问题(2 / 4)

加入书签

,膀大腰圆,符合社会上对厨师的外形定义。他昨天因为一个家常甜汤,受到了顾客的称赞。

这个汤,在四川是传统宴席中最常见的甜汤,叫虾羹汤。其实,就是油炸面线,放入勾芡的蛋汤之中,形成软甜脆香的口感,稍微有一点酸辣回味。昨天有五桌客人是来给孩子过生日的,本来以蛋糕为主食,是他们在外面定的,结果,最受欢迎的,是这个汤。于是,就引起部分人的争议,究竟是哪个东西,最有营养。

这个争议当然不是顾客提出来的,是服务员问的。有个服务员是个九零后,她心目中,好像是西方的饮食结构,更有营养些。或者说,营养搭配更科学一些。中国的饮食结构,好像都是大鱼大肉的,要么油腻,要么热量更重。早餐里油炸食品过多,不如西方的蛋糕牛奶,营养更均衡。

对这个话题,其实武杰也很感兴趣。昨天,母亲不是说父亲,吃得不健康吗?

看到大家都有兴趣。况且,这位李老师,的确是专门学过营养学的。他还曾经到西餐师傅那里,学过西餐。那时,他在成都西餐厅打工,没混出名堂,最后,才拜到了司徒名下,做了一名中餐厨师。他最有资格,也最有能力,讲这个事情。

他一开口,就显示出专业的水平。冬子听到,觉得,他如果跟齐老爷子学,恐怕还符合他的特点。

历来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中国菜相比西餐,不够健康。

这些年,国内三高人群数量激增,据德勤咨询的数据,国内超重或者肥胖症者有7000万~2亿人,国内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存在高血压或高血脂、高血糖问题。而肥胖、三高等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严重疾病的根源。

医学上认为,三高的重要原因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概括而言,就是饮食中吃的油盐糖都太多了。那么,锅是不是应该算在中国菜身上呢?

恐怕不能这么说。中国传统食材数不胜数,菜品数量更难以计数,并不是所有的食材、所有菜品都重油盐糖,问题在于选择,在于日常菜单。

为什么人们总是对食物会做出不利于健康的选择?这和基因有关,也与所处的历史阶段有关。

肥胖和三高被人称为富贵病,但并不是因为富足了才出现所谓富贵病,从世界范围经验看,这些所谓“富贵病”问题恰恰经常是因为社会还处于发展阶段,还不够富足。

吃饱饭后吃出健康问题,是个新问题。

问题在于近几十年,大部分人终于享受了祖先花几百万年也没做到的生活飞跃。

人类对油盐糖的热爱是刻在基因里的,油盐糖天然就意味着美味,这一点没有谁例外,中外也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在数百万年演化史里,人类香火存续最大的原动力,就是在基因驱动下去拼命摄食这类食物。

只有在摄食变得容易,人的寿命延长的情况下,这种基因驱动力才体现出它的负面效应。

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日常饮食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基因的惯性是强大的,与有关饥饿的记忆一起,形成了很多地方菜的特色。在清代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的各地方菜系,无论南北,大多尽力做到了肉管够、菜管够、油水管够。这是中国传统美食经营者最大的诚意。

以今天的眼光看,毋须讳言,它们是不健康的,但如果不是天天这样吃、顿顿这样吃,也多半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纵向观察,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历史上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不是这样的,吃什么,吃多少,首先要看能获得什么,获得多少。

夏商之前没有主食副食的差别,有什么吃什么。夏商及夏商以后,开始稳定地以谷类为主食。粮食可以说一直是国家和家庭的头等大事。

先秦的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到两汉的时候,社会上层开始出现一日三餐,到唐宋,普通人才普遍吃上三餐,加了一顿午餐。

中国太大,发展极不均衡,再加上古代战争、灾害频繁,所以普通人三餐或两餐实际长期并行,甚至同一个地方,某些时期是三餐,某些时期又是两餐。混一顿饱饭真不容易,这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水平上的。自秦汉以后两千年间,农业技术没有根本变化,粮食生产量虽有提高,但都很有限。

统计显示,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1100公斤,比1956年下降了366。粮食消费下降,是粮食消费在整个食物消费中占比下降了,这段时间里肉蛋奶等副食消费占比提升了。

在古代,盐长期是国家控制的专营物资,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明朝,盐还实施配给制,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盐长期都是宝贵的必需品。盐业也因此是最容易出富商的行业。对于地处边远山区的人,盐能满足生理需求就不错了,不要说吃得那么重口。所以出现了西南山区地方饮食以酸当盐,以辣代盐,以草木灰代盐的现象。这些既是美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艰难历史的见证。

关于吃肉,更是一个巨变。肉在古代社会上层供应是不错的,比如北宋宫廷喜欢羊肉,仁宗时期一天宫里就要宰杀280只羊。但是民间并不容易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